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北宋写小说养家(35)

作者:李七郎 阅读记录

若是报房的收益今年依旧没有太大的起色,他恐怕就要考虑年后转让这块地皮,再去做其他的营生了。

唯一顾虑的,就是这毕竟是祖产,是他父亲朱沁心当年一手创办的,还交代他一定要一辈一辈的传下去给自家子孙继承的。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愿意去做这种违背祖宗的决定。

还是想找尽量想法子经营好自家的报房的。

此刻。

朱旭坐在报房二楼的窗边,打量着繁华的街面儿。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每月逢一,逢五,他都会在家吃完朝食后,坐自家的马车来报房。

看一看这段时间的报纸销量,查一查账目。

顺便听一听底下的报探们的消息。

再泡一壶观音茶,坐在二楼的窗边,享受着外面的街景。

这让他仿佛回到了自己少年时期,和父亲一起来报房的时光。

格外的放松。

突然。

一个穿着羊皮裘,梳着双平髻的小娘子,一路小跑进入了他的眼帘。

倒不是说小娘子有多么出色,让他生了色心。

而是这小姑娘的年纪,和他的女儿一般大。

朱旭今年年逾四旬,膝下有五个儿子,却只有一个女儿。

所以,对这个唯一的最小的女儿,自然是如珠似宝的珍视,前段日子,自家的老丈母娘病了,女儿去外祖父母家探病,有大半个月没回来了。

所以,此刻骤然看见一个和自家女儿年纪差不多的小娘子,不免多看了两眼。

原以为这小娘子是去大相国寺求签的,毕竟大相国寺是汴京有名的寺庙,每日清晨,都有不少附近的民众来烧香拜佛。

不想这个小姑娘。

一路直接经过大相国寺的后门,往自家报房里走来。

让朱旭心里不由的生出了一丝浓烈的好奇心。

“请问管事,你们东主在吗?”

杨蔓娘大大方方的走进了朱雀门报房大堂。

施了个万福礼,笑吟吟的问道。

“额,请问小娘子是有消息要卖吗?不如先告诉在下,如果消息合适的话,一定会给你一个公道的价格。”

这位厅堂管事年纪大一些,约莫有二十七八岁了。

不过说辞依旧没有变,把她当成了来卖消息的。

并不接她要见东家的话头儿。

杨蔓娘也不恼。

摇了摇头。

语气不紧不慢:

“不是,我是来推销我的话本小说,并且,我有可以增加报纸销量的法子,但是我只和能做主的人谈。”

被拒绝了九次,杨蔓娘的心态已经很稳了。

对方无论什么态度。

她也不会色变。

气定神闲的道。

“这......”

对面的男子面露难色。

他原本想把这个小娘子打发走,可是看到对面小娘子穿的寒酸,可说话却有理有据。

不卑不亢。

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儿。

倒不像是骗人的。

一时间,倒是有些迟疑了。

“哦?小娘子有什么法子可以提高报纸的销量?”

恰在这时。

一个略显低沉的男子声音,从楼梯上传来。

杨蔓娘抬头。

这是个约莫四十来岁微胖的中年男子,留着两簇短须,穿着一身儿湖蓝色的锦袍,腰间系着一个白玉如意结,正缓缓的从楼上走下来。

“东主。”

见男子下楼,厅堂管事连忙介绍道:

“小娘子,这就是我们东主,现在你可以说了。”

“鄙人就是这朱雀门小报的东主,姓朱名旭,不知小娘子怎么称呼?”

若是往常,有人这么大剌剌的来自荐,朱旭都会直接让管事去应付,不会亲自出面,毕竟若是一个明显的贫民小娘子都要自己这个东主亲自接见,那还花钱招这些管事干嘛?

但是。

今天也是赶巧了,他这几日正在为报房的业绩烦恼,想着是否要转让了做别的生意,恰好便有个小娘子说可以提升报纸销量,就仿佛某种预示一般,自然便勾起了他的兴趣。

只是等他下来才发现,这个小娘子看起来年纪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年轻,虽然瞧着有些面善,但显然不像有什么好主意的样子,心里便有些失望。

不过但既然下楼了,朱旭还是还是保持着基本的风度。

问了一句。

“见过朱员外。”

杨蔓娘笑着施了个万福礼。

她一眼便认出了这位朱员外,他就是之前在矾楼,给了她一把铜子让她去买所有小报的那位客人。

不过,对方显然没有认出自己。

一面之缘,杨蔓娘也不打算攀交情。

她只是很诚恳有礼貌的又一次施礼道:

“很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

说话也是一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