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北宋写小说养家(249)

作者:李七郎 阅读记录

“先生这话,实在让春月荣幸之至,我一定会好好改编,务必不辜负先生的信任。”

林春月顿时脸红了,连忙起身行了一个大礼。

达者为师,杨蔓娘虽然年轻,但是在话本儿届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林春月能得到她的肯定,自然是心里高兴至极。

之后,在朱旭的陪同下,二人一边喝茶,一边又深入的聊了聊话本儿的改编,差不多一个时辰,林春月才一脸意犹未尽的告辞了。

送走了朱旭和林春月,天都黑了。

杨蔓娘最后到底没有再和老三一起腌菜,而是回到了书房赶稿子。

温暖的书房里,她坐在玫瑰椅上,一边研磨一边写后续的情节。

虽然最近收到的很多读者来信,都要求她继续写神仙妹妹去西夏的过程。但既然十七郎是话本儿主角,这又是一本男主事业文,那男主就不能过度沉溺于男女私情,神仙妹妹的事情,从和亲之后,自然也就告一段落了。

不过,这件事对于十七郎也不是没有任何影响,最直接的便是他不再笑了,其实他本来就是比较沉默的性子,只是如今性格变得越发的冷峻了,任何人都难以亲近,从名满京华的十七郎变成了冷面中书侍郎。

但是对于朝政的处理,他却越发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成为皇帝最信任也最最器重的臣子。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他在皇帝的支持下,一路做到吏部侍郎,吏部尚书的位置,大刀阔斧的整顿吏治,刷新朝政,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了繁重的朝务上。

五年又五年,赏识他支持他的皇帝驾崩了,立了九岁的心爱幼子为新帝,那时候的杨卿臣已经荣升相位,为了保证幼子能顺利继位,先帝临终前,封他为顾命大臣,太子太傅,同时又加封他为摄政王,枢密院太尉,掌管全国兵马。

此刻的十七郎,已经二十九岁了,十年的为官生涯,让他整个人更加的深沉内敛、举手投足间气场强大,他站在了帝国的顶端,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被新帝尊为相父。

但是他依旧孤身一人,这么多年,偌大的摄政王府,依旧没有一个女主人,让无数汴京女郎为之神伤。

年幼的新帝即位,边境毫无意外的蠢蠢欲动。

一个月后,八百里加急传到汴京,西夏寇边。

为此朝中主战主和的大臣们议论纷纷,最后当主和派占据上风,要求再次送公主和亲时,杨卿臣头一次在百官面前露出了摄政王的威仪和强硬。

“绝不议和!”

他站在高高的金銮殿上,几乎无限接近明黄的摄政王服饰,刺痛着无数人的眼睛。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今天子年幼,先帝既然托孤本王,那么就由本王来替幼主守国门,替先帝守大宋江山社稷。”

他手按腰间的剑柄,目光冷酷的望着玉阶下的众臣:

“胆敢言议和者,斩!”

从此之后,朝中无人再敢议和。

也是从此之后,他失去了清流的支持,他们散布他的谣言,说先帝选错了人,说他把持朝政有不臣之心。他变成了他们口中的篡逆之辈,将他比作篡汉的王莽董卓之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让他的名声在不明真相的百姓眼里急转直下,凶名赫赫,甚至可止小儿夜啼。

但是这些,都没有让杨卿臣动摇,他没有任何的辩解。率领五万大宋军队,亲自出凤翔府,一路北上河中府延安府,最周在银州遇见了西夏军队的先锋。

杨卿臣一身戎装,骑在高大黑色西域骏马上,大风吹动着他头上的红色盔缨,战刀和出征的将士们的长枪交击。

“将士们!大宋百姓苦西夏久矣!无休止的战乱让我们始终无法和亲人真正团聚,遥想延州的三川口之战,多少我大宋忠魂埋骨他乡!再也无法回到故乡,儿郎们,今天我要你们和我一起,马踏连营,抗击西夏,让我大宋百姓永不再受战乱之苦!”

这一战,持续了一个月,杨卿臣率领宋军成功的拦截了西夏的军队,斩杀了西夏先锋大将,并杀敌一万五千,将西夏军队赶出了大宋。

一年后,西夏和金国结盟,分别从兰州和燕山府进攻大宋,杨卿臣紧急和高丽达成战略联盟,由高丽从辽阳府牵制金国,和高丽前后夹击,历时三个月共同击退了金国大军。

两国一起瓜分完战利品之后,他亲自率领十万大宋军队穿过陇右,踏上了西夏的土地。

......

这一日,杨卿臣在帅帐里看着地图,这时,一名军士来报:

“殿下,西夏的议和特使到了,要求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