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蔓娘也不觉得朱雀门小报就只能刊登自己的小说,这样做没什么意义。毕竟,她现在是拿分成的。只有报房越来越好,各种好的话本儿百花齐放,报纸的内容越来越有趣,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而吸引了更多的读者,才能卖出更多的报纸,自己的收入才会越来越多。
说到收入,杨蔓娘不由得想到之前朱旭的一个提议,准确的说,是朱旭女儿朱秋雨的提议。
自从《梦回大唐》出名之后,很多书商都主动联系报房,等完本之后,要把书集结成册,发售出去。对此杨蔓娘自然也是同意的,毕竟全书刊印发售,她本人也有分成的。
可是后来朱秋雨给朱旭说,她和周围的几个闺中好友特别喜欢这本书,能不能把书的品质做好一点,不要用黄麻纸,最好是用上等的宣纸,有利于收藏。
可是,书商们却都不愿意,毕竟她们购买的数量不多,却要求做的精致。上等宣纸贵啊,要知道,市面上上等的宣纸的成本是普通黄麻纸的二十倍还多。
这样做,定价就得是普通书的二十倍。若是卖不出去砸在手里,就赔大了。朱旭本人虽然也疼爱女儿,却也不想用上等纸张一版只印几本书,毕竟印刷成本在那里,印的少了不划算。
在他看来,话本儿重要的不是书本的外观,而是上面的内容。他并不觉明明内容一样的情况下,谁会愿意多花二十倍的钱,去买一本内容一样的书。
不过,朱旭不理解,杨蔓娘作为一个老作者,同时也是老读者,却能理解朱秋雨的想法。某些时候读者喜欢一本书,更多的是这本书带给自己的感觉,以及书中创造的世界,她们愿意让这本书长久的陪伴着字迹,这是一种精神方面的需求,并不是单纯的计较钱多钱少。
现代的很多书也分普通版和精装版,杨蔓娘倒是觉得这件事完全可行。
和朱旭商量了一番,杨蔓娘将自己连载收益的三分之二都投了进去,来推动《梦回盛唐》精装版这件事。
约定接下来的日子,朱旭那边负责和书商沟通,安排人校订错别字,排版印刷,纸就使用上好的宣纸。而杨蔓娘负责继续完成《梦回大唐》后续的内容,并且给精装本选一个合适的封面。
是的,封面。
现在的书,封面大多都只有一个书名。但是有些话本儿,还是会在封面作画的。杨蔓娘这本既然做的是精装,定价昂贵。当然不能只在纸上下功夫,话本儿的封面方面,也需要仔细斟酌一番。
杨蔓娘原本以为这事儿很简单。毕竟她虽然不会画画,但在现代也欣赏过不少名家作品,看过不少电视剧封面。在她的心目中,对于女主雪梦萧和男主李氏兄弟,都有非常清晰的画像。
在写书之余,抽空去了几家不错的画馆,想着和画师沟通一下,画出来应该都大差不差了。
可是,几天后。
当拿到几家画馆的画师交来的稿子,才发现自己还是想的简单了。左看右看,杨蔓娘都忍不住蹙眉。
这些画,跟自己描述的女主模样儿,咋就那么不像呢?
这几乎都是一样的大白脸,高高的发髻,除了两道八字眉,几乎看不出什么五官,身上穿着六福长裙的女子,真的是让太子和秦王都倾心的女主雪梦萧嘛?
而且,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似的。
杨蔓娘拿着画师送来的画像,思索了很久,最后才恍然大悟。
这,这不就是那种唐朝仕女图的感觉嘛!
这个年代的画师,更擅长山水花鸟。对于人物的画像,都并不写实。基本上画人的肖像,无论是脸型,鼻型,眼型,眉毛,胡须,都会做一些符合相书中说的加工。
比如这个眼型,代表这个人有威严,另外一个眼形,代表敦厚,这个眉毛代表狡诈,那种眉毛代表奸邪。
相书中说,这样子的鼻子将来会有大成就,画师就会这么画,这个嘴巴长寿,画师也会画,反正本人长啥样不重要,画的好不好看也不重要,符合相书上好的寓意才重要。
并且这个年代的画师还没有阴影和骨骼的概念,画出来的人物大多都是扁平的。所以,基本上画出一百个人,都是大体相似的。
杨蔓娘望着手里的七八份画稿,不禁有些头疼。若是这样的画,作为最终精装的封面,她总觉得自己在坑人。
“喵呜~”
正有些为难呢,一声猫叫打断了杨蔓娘的思绪。
白绾绾不知什么时候,从院子外面,跳上了窗台,歪了歪毛茸茸的脑袋。一双蓝汪汪的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她看,似乎好奇她在想什么。
“白绾绾,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