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入高门(16)

作者:程十七 阅读记录

谁知女子格外热情,力邀他们入内。

最后还是老夫人一锤定音:“那就进去坐坐吧,正好我也有些乏了。”

一行人这才举步入内。

说是进去,但也只是在院子里看看。若再往里去,就有些失礼了。

不过,只在院子里也够了。

和老夫人记忆中相比,这个院子变化不大,每一处都还是旧时模样。她打起精神,向雁翎一一介绍。

可惜雁翎对此毫无印象,她更感兴趣的是院子里随处可见的柿饼。

院子里似乎萦绕着一股甜腻的味道。

女主人热情招呼众人在四方桌边坐下,又端来大麦茶和一些柿饼:“尝尝,乡下人家,也没什么好东西招待客人。”

“多谢大嫂。”雁翎连忙接过,认真道谢。瞥一眼面前碟子里的柿饼,好奇地问,“这些柿饼,是用自家的柿子做的吗?”

“是啊,柿子结的多,吃不完,就做成柿饼了。”女子眼睛一亮,“说起来,还要多谢秦家,多谢门口那棵柿子树呢……”

“嗯?此话怎讲?”雁翎不解。

“我们家那口子,前些年手受了伤,再干不了精细活。一家老小正为生计发愁呢。偏巧那年门口柿子多,做成柿饼卖了些钱。我们一琢磨,干脆在后院空地又种了十几棵柿子树,专门做柿饼和柿子醋。一年一年的,虽不宽裕,可也算是在京城脚下扎住根了……”

雁翎这才明白女子先时格外热情的缘由。

没想到一棵柿子树也能有这样的造化。

雁翎低头尝了一口柿饼,黏黏的,并不是她喜欢的口感,但确实很甜。

趁女主人回身倒茶之际,雁翎凑到老夫人耳边,低声道:“老夫人,一棵柿子树能结果很多年,还是不要随便变动了吧?我不缺那点底气,但这家人要靠柿子来维持生计。”

老夫人哪里不明白她指的是在马车里提到的重买旧居一事?沉默一瞬,终是轻点了一下少女的额头:

“你啊……”

其实泱泱和秦钰除了眉眼之间有些仿佛外,其他地方并不如何相像。但骨子里有些东西,却几乎如出一辙。

老夫人轻叹一声,压下了原本的想法。

毕竟是别人家,一行人不便待太久,略坐一坐,就要告辞。

女主人端来的大麦茶有些粗糙。众人只是象征性地浅尝几口,贺庭州也不例外。

然而离开前,他目光不经意地一转,却见那位秦姑娘碗中空空,而碗下有些异常。

是一块碎银,被人巧妙的压在碗下。不仔细看的话,根本看不出来。

贺庭州眉梢一挑,移开了视线。

第10章

难得出门一次,老夫人又去附近寺庙上了香,用了一顿斋饭。

等一行人回到定国公府,已接近酉正。

饶是雁翎精力十足,这会儿也有点累了。辞别老夫人,她回到自己居住的小院,换一身衣裳,坐在摇椅上休息。

看似闭目养神,实则在思考下一步行动。

她来到贺家已经十二天了,别说拿到想要的东西,现在连见还没见到呢。

贺庭州要是能像老夫人那样待她就好了。

正自发愁,忽听见一道傲慢的声音:“你就是贺庭州从小定下的未婚妻?”

“啊?”雁翎一怔,猛地睁开眼睛,见不远处的小院门口不知何时站了一个衣饰华贵的青年男子。

这人约莫十七八岁,皮肤白皙,容貌英俊,只是神情倨傲,此刻正双手负后,微微眯着眼睛打量她。

雁翎有点懵,缓缓站起身:“是我,不知公子……”

她才说得几个字,就被青年身后的随从喝断:“什么公子?这是三皇子殿下。”

“三皇子?!”雁翎一惊,连忙福身行礼。

定国公府果然显贵,居然还有皇子出没。只是不知道这位三殿下到这里来做什么。

锦书和绣屏原本在房间里忙碌,听到动静,互相交换个眼神。锦书去禀报世子,绣屏则来拜见三殿下。

三皇子摆一摆手:“不必多礼,我有事来找庭州,不小心走到了这里。”

雁翎低头称是,心里却不大相信。

不小心?走错?哪能这么巧?她又不是没“走错”过。

果然,说是走错,但三皇子并未立刻离去,反而缓步近前,抬了抬下巴:“你叫什么名字?”

“回殿下,民女秦泱泱。”

“听说你独自一人,千里迢迢从鄂州来投奔贺家?”

雁翎不明白对方为何问起这些,只能忖度着回答:“回殿下,是的。”

三皇子笑笑:“这么说来,你倒有些能耐。”

雁翎扯一扯嘴角,小声道:“算不上能耐,全赖上天保佑。”

——她自进京以来,所见之人不少,但还是第一次感觉很摸不着头脑,难以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