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留下来说话,万一人挤人,再耽搁一会人多起来,现场会混乱不堪。
她找到自己的化妆间,化妆师早就准备好了软化角质的面膜。
“我的天呐。”化妆师看她口罩下的脸,惊呆了:“你这我怎么上妆?”
赵文桉不好意思的把口罩绳从耳朵上揭下来,放到口袋里。
“先消肿吧。”化妆师无奈:“冰咖啡喝了吗?玉米须水呢?”
“都喝了,可能效果得一会儿起。”这玩意儿利尿,赵文桉已经想上厕所了。
化妆师叹气,但也不好多说什么。
是个人都知道她昨天干啥去了。
赵文桉跑去上完厕所,回到化妆间。
化妆师给她了一个用毛巾包好的冰袋,让她敷脸。
先给她戴头套。
等赵文桉消肿的差不多了,发型基本也做好了。
现在很多影视剧都是敷衍的戴个头套,要么素的好像要上坟吊唁,要么就是把自己挂成圣诞树。
赵文桉这次拍戏的剧组的服化道风格更贴向于戏曲元素,这是八九十年代乃至于千禧年的古装电视剧喜欢用的元素。
直到后期开始各种阿宝色,丧葬风,马卡龙连连看以及莫兰迪席卷内娱。
衣服,头套,饰品就好像是一个服装厂做出来的流水线作业,一点都没有灵魂。
茶客也是很用心了,这部戏的武打戏之多比仙门还夸张,所以衣服也都是更便于打戏的,就算是有大袖,外罩杉也是轻纱,抛开欧根纱那种材质,轻飘飘的软纱,随着主角的动作,和剑舞,身姿轻盈优美,又有几分飘逸。
只要后期做好特效,倒真有几分谪仙意味。
整个剧组都能看出茶客的孤注一掷。
请的摄影班底干脆就是获得过三金的摄影师,服化道也是拿过电影大奖的。
把仙侠剧搞出正剧的派头,且拍摄期并没有下车换人,光这种魄力就不是其他平台该有的。
回到剧组,赵文桉提前找人买好奶茶,蛋糕,卤味请了全剧组吃。
主要是为自己请假的事情道歉。
剧组的人没什么负担的就收下了,之前赵文桉也是隔三差五请全剧组吃喝,横店六月很热的,毕竟还要蹲绿棚子,那可是密不透风,跟蒸桑拿差不多。
安也清提着助理给她拿回来的奶茶,犹豫了一下,只喝了一口。
她是女二,照理来说请客轮不到她,所以哪怕男主也跟着请,她都没那个胆子。
而且自己身份有点敏感,先前公司也在犹豫让不让她去演女二。
安也清倒是想的明白,反向劝了公司,拎着行李就进组了,她其实想的很清楚。
之前影视圈欣欣向荣的时候,哪怕摆烂,再糊的人都有戏拍。
可今时不比往日,内娱大批量古偶剧组资金受限,要么停摆要么拿去捧新人。
像安也清这样级别的艺人,不可能缺戏拍,但她不能什么戏都拍,最后结果只能是无戏可拍。
这也是她好几个月都没进组录制综艺的原因。
现在有这么好个机会,对于外界揣测自己多羞耻,甘于屈居同期竞争对手之下作配的说法。
安也清压根没当回事,她是钱少收了,还是戏被砍了?
之前她给各种中生中花作配也没那么多人哔哔赖赖,现在这么说,说白了还是觉得自己资历比赵文桉老。
认为自己会有羞耻心……但她其实给赵文桉做配是心甘情愿的啊。
emmmm……廖戚不比自己资历深,他还是顶流呢,不照样给赵文桉做二番男主,而且做的还贼开心。
上次活动,有人借着这个事嘲讽廖戚,结果他压根都不当回事,甚至还一副捡到宝的模样。
这些给安也清留下了深刻印象,转念一想,作配也挺好的,至少扛剧压力也少了,廖戚能对外发泄情绪,不是他癫,而是某种意义上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以及对合作方也就是赵文桉的信任。
再回想起这段时间整个剧组和赵文桉的状态,安也清觉得,赵文桉就该成功。
【第240章啊啊啊想旅游】
接到《悲歌》将要于七月十五号点映时,赵文桉人还在剧组。
熬了个通宵,收工正在卸妆的时候,梁启霆打来了电话。
她看了眼手机上的时间,七点四十。
之后就是来自梁启霆的消息,《悲歌》将以点映的形式和观众见面。
点映其实就是宣传,邀请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小规模的上映,和正式公映不同,小范围的点映和内娱现在宣传手法越来越匮乏也有一定的关系。
至少点映如果口碑好,是可以影响后期排片,质量高的话,对于电影口碑也是有一个不错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