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娱圈路人甲今天也在开摆(207)

作者:花田一只猹 阅读记录

而且这部剧引起的争议和讨论还是相当大的。

首先,男女主和老一辈父母明显是对立关系,编剧和作者很显然并没有打算给老一辈上温情,苦衷,洗白大礼包。

而且剧情中很明显指出傅简受父母影响,她生病了,而且有恶化的趋势,父母并不理解。

而且这种心理疾病是在一个相对不友好的环境下萌生出来的,剧中没有直接点明,但是从各种对话和细节能够直接看出就是老一辈的行事方式。

反倒是男主金波的生长环境良好,所以他身心健康,并且能够点出女主在生病,需要看医生。

一部作品想要有热度,引起广泛关注,要么另辟蹊径不走寻常路,要么就是迎合时代,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但如果一味走说教,苦情路线,就像所有大女主剧只有口号喊的响,观众也是会萎的。

很明显,厌食症完全契合当下观众需要的时代共鸣的同时,并不以这些矛盾为故事核心,反而讲述的是一个病人的自愈过程,它就像是一盘大餐里的亮点,一篇好文中的点睛之笔。

这也就是为什么《厌食症》在赵文桉现播的作品里,讨论声量是最大的。

奈飞正是看中这一点,才发出邀请。

孙渊从刘璞那里了解到更多的行业内幕后,仍然选择奈飞。

刘璞急得上火,刚想说什么,孙渊开口了。

“必须得走出去,哪怕现在形势不是那么好,国内平台限制太多,很多题材碍于审核都不能拍摄,适合文桉这个年龄段的好作品只会越来越少。”

孙渊叹了口气说道:“没看国内不少影后影帝蹲不到好的本子,下凡拍电视剧,大部分也跑去修仙谈恋爱了?”

他想起了赵文桉对他说的话。

“我不是说不能谈恋爱,相反爱情这个命题作文很难做,现在的作品内容,无非就是套模板,假如说演员一味演的都是这种制式化的流水线作品,那市面上只有这种作品,还能起到一个良性循环吗?”

“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宏观下的大背景设定而去套模板,叙事,做内容。”孙渊照着赵文桉的话进行总结归纳:“奈飞相比较国内平台更适合做内容。”

其实奈飞的烂剧一点也不少,毕竟承接了那么多国家的自制剧。

每年产出的烂剧比国内加起来还要多,只是说走国外路子审核相对宽松。

杨桃之所以开了一个海外版APP版本,也是想学着奈飞,毕竟国内审核太迷人了。

根本摸不透。

“那我们也可以……”

可以不了一点。

孙渊但笑不语。

刘璞明白了过来,开始头痛起来,平台和平台间的流量也是有区别的,以奈飞在海外的体量,十个杨桃捆一起也干不过。

既然都要绕过审核去海外搞内容了,肯定是要跟最好的平台合作,一方面是有经验,另一方面也是足够稳妥。

刘璞无功而返。

*

赵文桉正蹲在地里刨土播种,孙渊跑过来跟她说了杨桃的事。

她放下东西,摘掉手套扶着腰起身,一边捶腰一边说道:“不一定合作不了,出品方是奈飞,制作又不归他们管,杨桃可以和公司合作一起制作啊。”

三方互相掣肘,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局面。

“而且我记得杨桃应该有不少无限流作品IP的影视化改编权。”赵文桉笑了笑:“合作也是可以换一种方法的。”

走奈飞的门道就可以绕过审核方,这也是她和系统商量了许久想出来的解法。

国内就这个大环境,好作品难遇,想要更往上走一步,只着眼于国内是完全不够的。

况且赵文桉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任谁也没想到,且她的成功没有办法复制前人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这种情况多少是要被平台方和公司架着走的,不能说完全不受影响。

但赵文桉不想什么都防着的同时,还要担心剧组内的勾心斗角影响剧集质量。

她就想完成一部好剧,仅此而已。

上面对于内娱文娱向产品的保护固然过度到变态,以至于平台和影视公司开始摆烂,甚至想要操控观众审美,一副我端上来什么菜你就得张嘴吃,不能挑食,更不能掀桌。

但其实出发点,本质是没有错的,错的是摆烂的一方。

看看隔壁棒子,现在貌似剧集和电影都做的很好,但从各个方面都能看出,深受欧美叙事那一流的影响,把自己的优势扔的一干二净。

后期奈飞崛起,加上棒子影视协会被倒逼,影视公司和奈飞合作频繁起来,完全成了对方扎根在亚洲影视的根据地。

现在隔壁ww也有这个趋势,但好在两个芝麻大点儿的地,再往上冲,来来回回也就那三板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