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226)

作者:方乙 阅读记录

毕竟钱师妹就跟当初的她一样,刚毕业,脸皮薄,稍微有点资历的演员,说不定就会摆谱拿捏她,到时候剧组工作就不好开展,也影响日常拍摄进程。

钱朵朵也深以为然,她自己就是圈内人,当然明白这里的道道儿。

这个项目其实她早就开始准备了,剧本也改了好几稿,直到最后比较成熟以后,借着这次青年影展的契机,才把剧本拿给池影看。

池影认真地看了一下,觉得完全没有问题,无论是故事内容,还是目标市场的定位都非常明确和契合,就是面向青年观众的。

这部片子最后还是由韩主任和郑志宏担任了制片人,而池影则是应他们的要求,挂了个监制的名目。

主要是因为有池的这块牌子在里面,后面大规模发行的时候,各地电影公司老总们会比较容易认同,发行工作也好开展一些。

钱师妹这一下子就有具体项目开始推进了,简直就是走路带风。

策划中心这边张姐和财务她们到了年末反而开始忙起来了,这都是算策划中心的工作成绩,后面要是票房成绩不错的话,也还是有一些奖励的,她们都还挺高兴的。

后来钱师妹选

来选去,还是找了电影学院同期的一个男同学,来演这部电影的男主角。

这些具体的事情,池影就不一一过问了。她觉得钱师妹这些都能自己搞定,毕竟跟了她好几年。

大家最开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每个人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要相信别人的能力。

上次用DV参加影展获奖的郝师弟们,全名叫郝运,一听这个名字,郑志宏就觉得特别投缘。

郝师弟自己写了一部低成本的黑色喜剧电影剧本,然后打算以纪录片的形式来拍摄。

整个故事主要是讲,一个底层小人物突然获得了一笔意外遗产,然后发生了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那笔意外遗产是一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远亲留下来的,但是要拿到这笔遗产要达到很多荒诞的条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笑料和最后出人意料的结局。

郝师弟跟那位擅长拍纪录片的袁力讨论了好长时间,最后确定了最终剧本。

但是池影看了一下,觉得还是要再打磨一下。

袁力和郝师弟两个人就按照池影的意见做了一些修改,然后又凑在一起,画一些分镜头,还似模似样地搞了剧组拍摄表这些专业的东西……

但是两个人毕竟没有正儿八经的拍过电影,弄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

所以池影让他们先把这个项目稍微放一放,具体跟着《西行》剧组参与拍摄,把整个流程都实打实地走一遍以后,估计就能自己独立担当起这个项目了。

所以这段时间《西行》剧组的人到哪儿都带着他们俩,包括选角,有时候甚至制片主任孙妍妍有干活儿都叫上他们俩打下手。

他们俩也乐此不疲,觉得特新鲜,也能很好的增长经验和知识,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儿。

最搞笑的是,郝师弟又把DV摄影机拿出来了,详细记录起《西行》剧组的日常工作……

李师弟那边是自己要求的还要再打磨一下剧本。

毕竟他想要拍摄的悬疑惊悚题材的片子,不能有bug。他的剧本取名叫做《寻踪》,讲的是一个外形凶恶的警察,隐姓埋名追凶20年的故事。

但是池影也跟他讲了,这个剧本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现代法治社会,是什么导致了一个冤案20年没有办法得到解决,还需要一个警察私人去追凶。

这是不是有可能会触及到一些敏感问题,毕竟能够公开大规模发行的电影,内容不能太过黑暗。

像池影上次拍《戏楼魅影》的时候,特意把时间点放在民国时期,这样可以很好地规避一些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这部片子的话,一定要有一些合理解释原因,才能顺利的过审,后续大规模上映也不会遇到障碍。

但是如果单纯从故事来讲,非常紧凑,也非常扣人心弦,其他一些需要解决的都是细枝末节的问题了。

李师弟自己也深以为,他把这些话都记在心里了,慢慢来改。

他真的不太着急,像这些类型片都不需要等档期的,什么时候上映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把前期的工作做好。

不过到现在为止,池影突然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电影对她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工作性质的内容了,只不过她自己本身非常喜欢这份工作。

而周围的小伙伴们聚聚散散,也都是围绕电影发生的。像陆伟,如果再拍一两部片子,估计就很快就要自立门户了。

京影厂那边陆伟和钱师妹应该都可以能拿到一些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