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送去阵阵香味,勾起人肚子里的馋虫,不由得驻足停留,窃窃私语。
见状,池也心思一转,转头看向李巧云,低声道:“劳烦三婶多拿几个盘子、筷子过来。”
“好香啊。”
有人大着胆子凑上前,好奇地问道:“这锅里做的是什么?”
话音刚落,更多的人围在锅前,纷纷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我也从未见过这样的锅。”
锅里传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李巧云去而复返。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池也一把揭开锅盖,闷在里面的香气霎时四散开来,周围响起一阵惊呼。
将水煎包尽数装进盘中,池也端着盘子在众人眼前绕了一圈,笑着招呼道:“大家若是有意,不妨尝尝味道。”
停顿片刻,池也接着说道:“不要钱。”
众人哄笑一声,互相打量一番,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拿起筷子,轻轻夹起一个水煎包,放在手里。随即自觉让出位置,方便他人上前。
“外酥里鲜,口感甚佳!”
“这包子的馅料好足,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肉!”
闻声,还未轮到的几人,忍不住伸长脖子张望,脸上露出急切的神情,吞咽口水更加频繁。
池也只觉耳边夸赞的话有些夸张,大概是吃人手短,也不好说出不好的话来。
两盘水煎包,池也等人未动一个,便被围观的行人分食殆尽。
古往今来,人们有一个共同的癖好,那便是爱凑热闹。
池也门前围了不少人,闹哄哄的,路过的人不免都要往这处瞧上两眼。听闻有免费的吃食,再看到空空如也的盘子,皆面露惋惜,恨自己来迟一步。
池也自然不会浪费这等好机会,准备的馅料尚有剩余,正好让李巧云等人练练手。
正巧人群里有人认出池也是水果铺的老板,便扬声问道:“池老板,这是又准备开间铺子?”
“是。”池也微微一笑,望向说话那人,眼神中带着一丝调侃,玩笑道:“开间早食铺子,上元节过后开业,到时可要记得过来捧场。”
“那是自然,能让池老板拿出手的东西,必然不是凡品。”
池也拱手道谢,谦虚道:“不敢当,不敢当。”
那人朝铺子里看去,空空如也,看不出名堂,便开口问道:“池老板能否透个底,这铺子里有何吃食,价钱几何?”
话落,众人纷纷将目光从滋啦作响的锅上移开,目光灼灼地看向池也。
若是池也心知肚明,差点以为这人是她请来的托。
“水煎包一文钱两个,至于其余的嘛……”池也拉长声音,神秘一笑,吊足人的胃口,卖了个关子,“到时你们就知道了。”
好奇心没被满足,众人佯作不满,双目圆睁,瞪着池也。
“老规矩,开业前三天,所有东西半价。”
众人在心里一盘算,一文钱便能买下四个水煎包。即便带着一家老小过来,也花不了几文钱,实在是划算得很。
“那我可要带着全家人来捧场了!”
“不会还未等我们到,铺子又被人一扫而空了吧?!”
临江城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站在这里的人,大多都光顾过青也水果铺,经那人提醒,封锁在脑海深处的记忆瞬间被唤醒,顿时笑作一团。
“也许?”池也有些窘迫,摸了摸鼻子,面上故作高深,“那你们可得跑快一点。”
即便早食铺子尚未开业,但池也相信,经此一遭,定能名声渐起。
直到馅料用尽,炉火渐渐熄灭,众人才意犹未尽地散去。
见铺子里的几名妇人已能上手,池也便让她们先行离去,仅剩下池也、沈青宛以及李巧云夫妇四人。
关上大门,四人围坐在八仙桌前,池也从怀中掏出提前写好的馅料及卤肉配方,递给李巧云。
那几名妇人终究是外人,防人之心不可无。旁人猜到是一回事,但她们绝不能主动将方子送与别人。
且其中数味香料要到药材铺去买,任他们绞尽脑汁,也难猜到。
李巧云神情庄重,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收下。
池也掏出一袋银子,放到桌上,推到池长福面前,笑道:“三叔若是得了空,便去牛马市买头毛驴回来。”
池长福知晓池也说的是磨豆浆一事,连忙摆手道:“不用,此事交给我便好,你三叔我别的本事没有,就是有一把子力气。”
“不可。”池也不赞同地摇了摇头,“经营早食铺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日日这样操劳,身子迟早累垮。若是如此,赚再多的银子又有何益?”
见他面上动摇,池也又接着说道:“一头毛驴不过十几两银子,能用上许多年不说,还能节省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