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生活日常(107)

作者:空巢独居客 阅读记录

“去。”少年重重点头,“多学一点是一点,以后出去少被人欺负。”

“那你明年先来县城,我给你找个老账房做师父,认认真真学两年,学成了再来云客来做个账房可行啊。”

想要招个账房先生的事谢九九早在心里盘算过,只不过前几年被谢天佑几人恶心到了,谢九九对外人的防备心很重,一直犹豫着。

但有时候人与人之间就是讲究一个眼缘,虽然谢九九此刻还没能想起来少年的名字,哪怕少年在田间地头被晒到黑得连五官都要看不清了,可还是觉得这人自己应该能用。

谢九九要的是一上手就能把云客来的账目接过去的账房,少年想要赚这份钱还早得很。

但他听了这话还是高兴得不得了,本来就黑红的脸一下子就涨得更红了。连大根在一旁拍着他肩膀道喜他也只嘿嘿的笑,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有酒有肉,下午看完他们捞鱼,谢九九干脆又邀于氏一起去慈姐做饭的棚子那边帮忙。

紧挨着自家的田埂旁边有几间屋子,就是专门给稻客们住的。每年两次前后一个来月,其余的时间佃户们也会用那个屋子放些杂物,或是田里晚上要忙的时候,就干脆住在小屋里。

屋子简单,里面该有的都有。挨着屋子旁的下风口就是临时搭建的草棚,草棚里砌上两口灶台两口锅,慈姐和佃户家的几个嫂子,就专门负责给下力的男人们烧水煮饭。

灶台旁边还有一个简易的架子,架子上正在煮饭。正经的农家饭,大米的香味被风吹散,还在田里捞螺蛳和小鱼的男人,也忍不住直起腰往这边看。

慈姐能干,又有谢九九在一旁帮忙。于氏在庖厨一道上不擅长,但她做事仔细有耐心,看着有些慢吞吞的其实做什么都很仔细到位,有她在一旁打下手,一顿饭傍晚时分就全做好了。

慈姐把谢九九和沈霁

一家子的份提前分出来,叫了两个儿子送回去,稻客这边有双喜夫妻支应着,谢九九看过人人都分到了酒,才转身跟于氏一起回去吃饭。

老宅的后院比县城的家里还要大,谢九九带着春儿承平和沈霁一家在院子里吃饭,桌子就摆在前院廊下。

外面不如屋里亮堂,但夜里的风吹过来,配上砂锅里煮着的稻花鱼和红烧排骨、酸菜炒肉沫,鱼香和肉香交织在一起,就是这秋日里最舒服的时候。

煮在鱼汤里的千层豆腐丝吸满了汤汁,除了鱼的鲜香还有豆香,养在稻田里的鱼本就比池塘里的更鲜嫩,配上淡淡的豆皮香,吃在嘴里一抿就化了。

鱼吃过大半,泥炉把鱼汤都煮得黏糊糊的,这个时候再用鱼汤泡饭,混合上都煮碎了的鱼肉,哎哟那个滋味真是给个银元宝,谢九九都不换。

在鹿鸣村住了三天,每天都是睡到自然醒,醒了先去找于氏问一问今日吃什么。

于氏身边的奶娘也是个手巧的,煮甜汤一绝。

谢九九早上一碗晚上一碗就没吃过重样的,作为一个开饭庄的老板,能有几天不用自己操心饭菜的事情,只需安心等着吃现成的,这滋味可太舒服了。

待了三天,本来说是还要再等几天才能开镰,却不想今年的天气实在冷得早。

早上还没起床,谢九九就觉得露在被子外的鼻尖有些凉意。翻个身看见披着厚披风从外面进来的春儿,整个人突然就蹭一下从床上跳起来。

“怎么这么冷,下雨了?!”

“还没还没,不过村里的老人都说今年怕是要下早霜,今天就要开镰收稻了。”

谢九九站在窗户边往外看,确实外面还是晴天,就是吹来的风已经变凉了。“既然开镰了,我们也别老留在这里反而耽误他们的事。等会儿留些银子给双喜,今天开镰得杀猪杀鸡。”

“之后每人每天供半斤米酒二两鱼,豆腐和腊肉至少隔天做一顿,米饭白米和糙米七三分,别不舍得放油。都是离乡背井来赚些钱,都不容易。”

“知道了知道了,娘子就放心吧,咱们这么多年什么时候刻薄过稻客和佃户,也就前几年那几位主事,连稻客的饭钱都要抠搜。”

“等会儿出去别说这话了,咱们大方自己的,不要说别人的事。”

谢天佑是抠,可再抠也有稻客给他家干活。村里人不是各个都像自家这样,有些不是故意要抠,而是就出得起那样的伙食。

这话被人听了去,知道的也就调侃一句谢九九大方,不知道的说不定就要记在心上,不觉得他们只是在不满谢天佑,而是觉得是谢家有钱瞧不上他们。

中午留在村里吃了一顿开镰饭,下午就回了县城。

马车往村口走,谢九九趴在车窗边看着金黄色的麦浪和在田间抢收的稻客农人们,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但心里就是舒畅起来。

上一篇: 南园遗爱 下一篇: 心机表妹上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