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阳点头:“是,我看见床头那里放着一个虎头布偶,觉得一定是你喜爱之物,所以才想做一个给你,这样你就可以带到温室殿去,嗯……做得没有那么精致,你也不用这样嫌弃吧?”
萦阳撅起嘴,这可是她亲手做的东西,请教了平君好些时候才做好,没想到刘弗陵居然如此不领情,把她好心当成驴肝肺。
“不,我很喜欢。”刘弗陵猩红的眼里几乎快要渗出泪珠,他赶紧拭去,然后带着欣喜同萦阳解释:“从母亲去世后,这是我收到的第一份礼物。”
上官萦阳不信,他身为皇帝,各地以及外国的朝贺数不胜数。但她看见刘弗陵认真地模样,安静地听着他继续。
“小时候,我总是抱着钩弋殿那个虎头布偶睡觉,那是我母亲亲自做的,现在握着你送的这个,真是觉得亲切。萦阳,真的真的谢谢你,我很喜欢。”
刘弗陵看上官萦阳入神,很多年来,已经没有人真正关心过他内心的想法,更不懂他内心的孤寂,他没想到,小小年纪的萦阳居然这样轻易的把握了他的心。
这眼神让萦阳有些不好意思,她道:“你喜欢就好。”
刘弗陵真想抱她,但怕吓着她,所以他忍住了,他松开紧握的手,轻轻地抱着布偶,问:“为什么要送我礼物?”
“送礼物还需要理由?不是想送就送吗?”上官萦阳不以为然:“我当陛下是好友,当然是可以送的。”
“那我也要送你一点什么。”
“你准许我出宫去集会,已经是最好的礼物。”夜幕落下,上官萦阳神色更显得温柔:“其实陛下待我也不错,我觉得,我们的关系一定比我阿翁阿母好。”
刘弗陵轻轻一笑,将头枕在她的窄小的肩上:“也会比我阿翁阿母要好。”
上官萦阳不自觉地撅起嘴:“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一点?”
“很快地,我的萦阳很快会长大。”
“那陛下,今天我们讲湘君的故事?”
刘弗陵摇摇头,他躺到地上,双手枕在脑后:“今天我来讲故事,讲我小时候在钩弋殿遇到‘仙人’的故事。”
萦阳眼睛睁得圆圆的:“你真的遇到‘仙人’了吗?”
刘弗陵伸手拍了拍她的脑袋,拉着她躺到自己身边,他很难有心情回忆钩弋殿的事,但现在,他真的很想把这些事告诉萦阳,这些他多年想说又从未说出口的话。
第14章 东市集会
◎你就是许平君?◎
集会在当月十五的时候举行,巳时正,长安市令范直已经在东市将主舞台给搭建起来了,商户纷纷前来张罗,一时间市场上就有了熙熙攘攘的人。
因为刘弗陵知晓了此事,为了让集会的效果更佳,特意下令给京兆尹今日的宵禁可以往后推迟半个时辰。
冬去春来,不论是事务还是人,一切都是新生的模样。荆桃酒是集会的主角,平君很大方地给民众们分享了她酿酒的心得,这让不少人家来了兴致,他们觉得:小姑娘都能酿酒,要是官府鼓励,自家也可以做起来。
也有富商在集会上尝到了来自西域的葡萄佳酿,当场下订达成交易,甚至有的长安本地的汤饼商户,拿出看家本领,一下子打出了名气。
范直乐意见到这副景象,这景象比他年幼时的生活经历要丰富得多,那是一个因为战争而民生艰难的年代,与现在完全不一样。
“殿下,真热闹啊。”他对着刘病已感叹。
病已点头,他以前在鲁地的时候见过热闹的集市,后来回了长安反倒没怎么见过。这些时间因为刘贺和平君的关系在长安九市转悠多了,心中对这市井气尤其喜欢,这不同于皇宫的严肃冰冷,都是实实在在的人的味道。
“这位就是皇曾孙殿下?”一个穿着朝服的中年男子走到范直身边。
范直躬身行礼:“杨大人。”
病已默默打量着来者,他看着与霍光年纪相仿,但眉目之间更显慈祥,谈吐气质也更为儒雅一些。范直称他“杨大人”,加上这身九卿朝服,病已推测他是当朝大司农杨敞,也行了一礼。
大司农负责国家财政与税收,与曾任大司农的桑弘羊不同,杨敞是由霍光举荐而任职,盐铁之议霍光可谓风光无两,为了让政令有更好的反馈,这位大司农自然关心本次集会的效果。
杨敞讲话挺客气:“殿下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好的想法,长大后想必前途无量,可以造福一方百姓。”
本朝惯例,皇室子弟封侯后去往封地,他自认为病已封侯离开长安只是时间问题。
“病已只是懂些皮毛,是京兆尹大人考虑得周到才是。不过,日后病已有何不懂的,可不可以多和杨大人请教?”杨敞看着是个温和的人,病已可不想错过这个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