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园遗爱(102)+番外

作者:杨小依 阅读记录

这是平君与病已婚后的第一天。论操持家事,她实在已经是擅长,家里也还有两个婢子,人事又单纯,其实劳不了她多少神。但这毕竟是她离开娘家在外独自度过的第一天,不免会念起翁母。

郑氏便安慰道:“你娘家那么近,能常见的,何况我看殿下对你极好,以后你且有福享。”

平君舒了一口气:“大家平安顺遂就是我之所愿了。”

接下来几日,郑氏将鲁地常见的吃食做法教给平君,平君则将自己绣的荷包送给郑氏,两人十分聊得来。

但平君归宁日之后,郑氏也要随夫君一同回程,姐妹离散,只好临了相约平君去鲁地相聚。病已也说要回去省亲,可几人一经琢磨,还得商量行期,又得从长计议。

……

他们这边一派喜庆之际,刘贺在西域碰了一鼻子灰。

大宛国拒不让马,他浑身解数使尽,好话说了,好礼送了,连美女都献了一双,可国主就是软硬不吃。

他便在大宛磋磨着,自己喜欢的珍奇宝贝也搜集了不少,其中有不少的特制金饼,他都命人送回长安,当是自己无法亲自赴平君婚宴的补偿。

大约过了三个月,傅介子的出使队伍也到了大宛,说是要带他回朝。

刘贺不乐意,道:“你敢杀楼兰王,又有没有本事让大宛献马?本王奉陛下之命在此耕耘多时,哪由得你说走就走的?”

傅介子是个硬汉子,当然不怵刘贺这些虚无的怒气,更何况,将他带回去也是霍光的指示,他是听命行事。

但傅介子没有与刘贺对着干,他使了一计。

这天夜里,刘贺所居的驿馆传来丝竹之声,弹奏的是来自大汉乐府的曲子。

刘贺听了,不禁想起平君。算日子,她很快会与病已成亲,或许不久后他们会有自己的孩子,而他却还孑然一身,他想,回到封地后,他也要娶妻生子了,不能万事落在刘病已后面。

还有皇帝,刘弗陵对他的期望他也明白,他原以为这事虽然难,却也并非不无可能,与其像先帝那样大动干戈,不如以足够的诚意让国主动心。

依他所见,大宛国主并非没有动心,可大宛朝堂也有臣子,这些号称忠心的臣子劝谏着自己的国君三思后行,才导致事情终无所成。若是这样,何必不清除这些绊脚石,除之后快?

可要怎么做呢?他还要详细谋划。

丝竹之声换了曲子,更是婉转悠扬,在茫茫大漠之中听得这样优美的乐曲,一扫黄沙烈日的疲惫干涸,仿若家乡的清溪就在窗外,甚至都能感受到翠鸟清脆的歌声,让人梦回故乡。

刘贺听着听着,快要就此入睡,却猛地惊醒。

这莫不是傅介子用了当年高祖对付项羽四面楚歌那一招?

他推开门,勒令院中的伶人停止弹奏,却已经为时已晚。

次日,以傅介子为首,他的随从人员均同声劝谏他班师回朝,他终于切身感受了一把大宛国主的心情,他可以拂一个人的意,罢一个人的官,却奈何不了这芸芸众人。

要是可以,他恨不得立刻斩杀傅介子。

傅介子与他目光对视,丝毫不避让,眼里的意味反而颇为挑衅,就像是心里已经明了他不得不退。

这位义阳侯就是针对他而来。

……

傅介子此次出使西域,刘弗陵多少能感知到霍光的意图。

前次刘贺派人送了一整箱金饼贺病已和平君新婚,这事情虽然病已有意遮掩,也私下向皇帝汇报了此事,但长安城人多眼杂,刘贺的高调让人猝不及防。

这事情自然也被霍光知晓。刘贺外出有重要公务在身,结果公务未决,却给自己网罗钱财,心思也尽在私事之上,霍光加以游说,朝臣起了异议,刘弗陵便只能问:“大将军意下如何?”

霍光说得若有其事:“昌邑王殿下不辞辛苦远赴千里为国求良驹迄今已有半年之久。此事甚难,朝堂上下莫不知晓,可既是陛下所令,昌邑王殿下当然义不容辞,为此多有担待操劳。但臣与殿下同为汉室臣子,想为他讨个人情。”

霍光顿了顿,见刘弗陵脸色无恙,继续道:“今昌邑王殿下遣人送千金贺皇曾孙殿下新婚只是一层。臣以为,昌邑王殿下此举实则是在向长安求援,他不便言明,才有此一举,希望得陛下体恤。”

刘弗陵脸色沉着,眸中却讳莫如深,他不得不佩服霍光的本事。刘贺赠金一事是他挑起,在朝堂议论之际,又是他来将刘贺私德问题隐去,转而将重心引导向所谓求援一事上。

“臣愿请傅大人再次出使西域相助昌邑王。”

刘弗陵只能称善。他知道刘贺确有难处,傅介子此去西域,若仍是求马之事未成,也不至于算成是刘贺一人的不力,自然也不会有人议论他当初的命令太强人所难。

上一篇: 折骨不烬 下一篇: 大明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