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顶级白富美了(23)

作者:坠珠葡萄 阅读记录

这会人多,有一剌儿没一剌儿扯家常,林书蓉想起来问:“小夏,你傍晚那会汗涔涔的,跟蒸屉里拎出来似的,干什么去了?”

林夏青觉得自己背后被什么眼发幽光的东西一直盯着,良心发现地撸了一截方和平给的红肠下来,喂到晋扬嘴边,说:“琢磨做点小生意,住院开销大,我得补这个窟窿,家里有一缸大酱可以卖,下午我去市场上打听的差不多了,明天去玻璃厂买一批罐头瓶,计划后天回乡下把大酱装好拉去市场上卖。”

林书蓉笑着说:“不怕,虽然我还没领到第一笔工资,但上大学的时候,我一直在外面给人家小孩儿教英语,有时候也教准备出国公干或者留学的成人,手里还是攒了点钱的,你和你妈现在有我,什么都不用怕。”

小时候二嫂是家里的一片天,既做家务又下田挣工分,现在轮到她为二嫂遮风挡雨了。

林夏青却拒绝了她的好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小姑你肯定懂,一直靠伸手问别人借钱过日子不是长久之计,我总要试着自己扛事,先试试吧,就从小买卖做起,把家里的债先清一清,后面我再看看有没有别的什么出路。”

林书蓉心里急,虽然她知道方和平家里在荷县有地位有身份,可以随便在什么厂帮侄女安排一个解决生计的工作,但她才和方和平处了不到两个月的对象,她觉得他们还没到那个份儿上,万一后面他们没成,岂不是趁人之危了?

可这不是别人,是自己的亲嫂子、亲侄女,林书蓉念了这么多年书,第一次想放下读书人的清高与自尊,为了自己的至亲,出卖一次自己的自尊又怎么了?

她的脑子有点乱,窗外的夜风阵阵吹了进来,拂乱她鬓角的发。

方和平心里也有帮扶的意思,只是手里有权的人又不是他,是他老子,他不敢当下就出口包办二嫂母女的工作,万一事情没办成,按照书蓉看重二嫂母女的程度,八成和他的好事也要吹了。

方和平平时快人快语,难得也有谨慎的时候,有点歉疚自己不能拉亲戚一把,转而询问道:“大侄女儿明天下午要去玻璃厂?准备拿多少个罐子?我找人去办,玻璃厂以前叫琉璃工艺美术厂,专做出口欧罗巴那一带的琉璃工艺品,我舅姥姥退休以前就是厂办的,不必你亲自去一趟,明儿下午我让人把你要的罐子直接拉乡下去,省的你来回跑。”

只能在小事上先帮帮手,解决燃眉之急了。

在方和平看来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却是压在林夏青心头的一座大山,她正愁明天怎么把罐子拉回乡下呢。

玻璃不像其他东西那么轻便,重、沉,原先林夏青准备第一批先订一百只罐子,上百个罐子用两个网兜扛回乡下,天气又那么热,林夏青不敢想这一路得多费劲,她做好了吃足苦头的准备,没想到这最难的一关,就这么轻易被方和平化解了。

有了方和平的神兵天降,明天她可以腾出手先回乡下一趟做其他准备工作了,这样一来,更加缩短了备货时间,林夏青心里踏实好多。

林书蓉心里有了一个长远的计划,刚刚侄女的一番话点醒了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侄女只比自己小三岁,自己读高一那年的除夕夜,大哥林书亮抽了疯似的鞭打侄女,在清河村女眷们是不能上桌吃饭的,侄女偷喝了爷们那桌菜碗里的涮猪油水,只是用开水烫一烫油花啊,又没真正上桌吃饭,大哥就那般容不下女人踩到他头上,打去了侄女的半条命。林书蓉气不过这些陈规陋习,那次也挨了大哥的一巴掌,从此兄妹离心。

林书蓉早就看透了女人在清河村没有出路,高中三年她泡在书堆里,发了狠地读书,她感谢大哥那六亲不认极其狠辣的一巴掌,让她清醒,只有知识才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乡下女人的命运。

自从考上大学,林家再也没了不让女人上桌的规矩,随着爹妈渐渐老迈,她说话的分量也在家里越来越重,大学里拿奖学金、实习、见世面、毕业、分配工作,不知不觉,她已经完全成了林家的金字门面招牌。

可惜了侄女,那一年除夕大病一场之后,应激得胆子越发小,有时候夜里老鼠从洞里钻出来闹点动静,她都吓得魂不守舍,更不用说出去和人交际,才念到初一,侄女就完全辍学了。家里虽然条件一般,还重男轻女,但林书蓉爷爷那一辈是村里受人敬仰赤脚医生,很是看重小辈读书造化,林家有个家风还是好的,那就是无论男女都得念书,老一辈儿砸锅卖铁也要供小辈儿把书念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