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暴君有了通感后(83)

作者:城里梧桐 阅读记录

“丑死了。”——香君说出了第一句话。

观音开口说话了。

元府老夫人率先拍板,对施春醒的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下其他人也没有再说话。

香君说的话越来越多,身量也愈发纤长,及笄后提亲的人也络绎不绝。都是冲着那副振兴门楣、护佑子孙的观音貌来的。

可香君看也不看他们一眼,她还是喜欢在施春醒手掌心写字。

元府重文,施春醒除了练武,剩下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了。一个武人,却带着一身书卷气,像个提笔写诗的文人。

施春醒不要命地积攒军功,渐渐的,人们看他的眼神变成了尊敬、佩服,他们再也不会因为他而贬低香君了。

他打的胜仗越来越多,和香君分别的时间也越来越久。

每回施春醒出征前,香君都会去寺中为他祈福。她一袭青衫,上面的菩萨手中拈花,低头看她。香雾缭绕,一时竟分不清哪个才是菩萨。

施春醒回京时,她总会在城门附近的高处等他。

楼兰的银铃、戈壁的玛瑙、楚地的绢衣……他总会给她带回来很多东西。

元香君二十岁那年,施春醒已经是本朝最年轻的将军,所向披靡。

待最后一场仗打完,他就会娶她。

他们两个私下里连婚书都写好了,上面画着烫金海棠。

那一日,晋阳郡主带着香君来到了外宫的观星台,说这才是最高的地方,香君很欣喜。

遥遥望去,她果然看到了回程的军队。

可她不知道,昭帝每月的初一都会来到观星台。

而施春醒凯旋回京,便迎来元香君入宫的消息。

观音庇佑乃天意,昭帝十分宠爱元嫔,没多久便封了妃。除此之外,他发现元妃时常登上观星台。

昭帝欣然,以为元妃在回顾他们的初遇。

直到他发现,元妃在远远看着另一个人。

昭帝大怒,自此封了观星台禁止任何人登台,还要将元妃打入掖庭为奴为婢。

施春醒跪在太和殿外,额头叩在石板,直言此生驻守边疆,发誓再不踏入京城一步。

元妃被昭帝放在了最偏僻的宫殿。

可每月他还是会召幸元妃,床笫之间他抚摸着她眉间朱砂,羞辱她赤.裸的身子,笑道:“观音又如何?”

元妃时常难以入眠,直至太后垂怜,令太医院定期为她送来安神药。

元妃的世界变得浑浑噩噩起来,她会忽然地摔碎东西,责打宫人,还试图刺杀皇帝,结果自然失败了。

昭帝下令将她禁足。

这时,元妃有孕了。

产不及期,二皇子便出生了。同日,昭帝驾崩。

此乃百年未有的不祥之兆,御史台上书,可参照前朝废太子自断双足表忠心之典故,为二皇子取名为刖。

这对于元妃和二皇子乃大辱,然宗室采纳。

元妃的疯癫之症愈发严重了,有时还会看到旁人看不到的人。她会偷偷爬上西边的观星台,站在边缘跳舞,险些栽下去。

若是不服用安神汤药,她便整宿整宿地无法入睡。

她开始伤人,也开始自伤,无论是剪子、簪子、碎瓷片……都可能为她所用。

二皇子刚学会走路,元妃清醒时便会抱一抱他,随后把他锁在漆黑一片的偏殿。

这样她疯癫时就伤不到他了。

他自小在黑暗中长大,黑暗便代表着安全。外面响起元妃隐约的哭声、宫女精疲力尽的劝导……小小的二皇子缩在偏殿,无事可做,只能仔细观察暗中的陈设。

运气不佳时,二皇子也会流下几道血。

终于到了他六岁生辰那日,元妃为他做了许多艾糕、白团,还有一碗长寿面。

长寿面忘了放盐,寡淡无味。

她的表情很平静,玉面生喜,唇若莲瓣。二皇子仿佛第一次注意到,生母究竟是一副怎样的慈悲面貌。

二皇子还未吃完长寿面,一个名叫“太后”的人走了进来,递给元妃一杯水。

“哀家可以许你最后一个要求。”太后说。

元妃双目无神,动作也钝钝的,似乎花了许多精力思考。她丝毫没察觉到茶水的滚烫,指尖蘸了几滴杯中的水,在木桌写下一个歪歪扭扭的字。

玥之一字,取自古籍,意为神珠。

“那便为我儿改个名罢。”她说。

水渍逐渐淡去,木桌回到冰凉的温度。

太后沉默一瞬,同意了。

元妃笑得很开怀,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她看了二皇子一眼,习惯性把他锁进偏殿。

随后跑去院中,格外地神采奕奕,她抬眼直直盯着烈日,声音颇为慷慨,说要效仿后羿,用良弓将其射下来。

元香君取下头上唯一的银簪,划花了自己的脸,血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