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迫委身清冷宿敌后(168)

作者:不落言笙 阅读记录

王柯驻扎在广陵,已经收到了谢崇青的传信,当即点兵等都督前来。

黎明前,谢崇青带着妻子与部曲来到了广陵与王柯汇合。

“大司徒、殿下。”广陵府灯火通明,王柯的神情熠熠生辉。

燕翎下了马车,与几人一同前去了练兵场。

北府兵们个个整装待发,他们一个个的全是精兵悍将,是谢崇青手中养出来的最精锐的护盾。

墨蓝色的天际微微亮,可将士们的脸却是精神抖擞,燕翎身为长公主殿下露面,亲自慰问将士,鼓舞了士气。

“书信给桓二郎,叫他领兵截击襄阳、汉中,拖延时间,王柯,你带兵前去梁子益二州支援。”

桓二郎是逆党桓温的堂弟,当初并未参与桓温谋逆,谢崇青高瞻远瞩,想着做人留一线,没被兄长撺掇可见是个脑子清楚的,便打发他去荆州当太守了。

荆州刺史是自己,掌军权,桓二郎虽是个闲职但放在自己眼下,也放心些。

王柯也问出了自己心里的担忧:“属下听说了,那乌渠兵力有近百万,我们才不到十万,岂非以卵击石。”

正在看舆图的燕翎淡淡开口:“表兄想,从前乌渠何曾有过这么多兵马,不就是一统胡人得来的吗?北羌、羯人、鲜卑,这些官兵大多都是战败国强征而来,被迫上了战场为乌渠卖命,燕翎以为,兴许乌渠并没有表面上看着那么坚不可摧。”

王柯恍然:“兴许没有百万兵力,可就算里面有二十万、三十万,那我们也没什么胜算。”

燕翎看向他:“北府兵皆是谢郎从侨民中选出来的,北渡侨民,是如何造成如今的场面,还不是五胡乱华侵占了北方土地致使百姓流离失所,他们中,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失去了爱人,唯一的执念,便是收复故土,为亲人报仇。”

谢崇青目露肯定:“对,所以北府兵会卯足全力,而乌渠,派几个卧底前去挑拨一下军中,那么多人,乌渠王怕是管不过来。”

王柯这些放心了一些,但也没放心多少,毕竟这只是最好的结局罢了。

“歇息半个时辰,然后出发。”

燕翎和谢崇青入住广陵府的太守宅邸,谢崇青转身道:“休息一会儿吧,接下来的赶路累的很。”

燕翎摇了摇头:“我这心里砰砰的,睡不着。”

她想到了什么转身拿出盒子:“谢郎,大敌当前,这个给你。”

燕翎把兵符交还给了他,有了兵符在调兵也容易,谢崇青眸光微闪:“你留着罢,你我一体,若是……我出了什么事儿,你便持这兵符叫人护送你离开。”

“不许这般说。”燕翎怒瞪着他。

“你可别以为我就那么好心,你得还的,等此战胜了,我要你亲自还给我,你要敢不还,我回去便纳十几二十个面首,哼。”

她威胁着他,莹白的小脸上满是鲜活。

谢崇青原还因着她关心自己而感动,一听要纳面首,脸色当即黑沉了下来。

“殿下说什么?”

燕翎得意的揪着他的衣襟:“你敢死我就敢纳。”

谢崇青气笑了,咬牙切齿:“臣自然不敢。”

天色大亮时众人整装出发,王柯很快与他们分别,领着步兵与骑兵走陆路去往梁州,谢崇青带领剩余人马乘坐水路前往襄阳。

期间谢崇青每到一地便停下来与桓二郎书信来往,亲自指点致胜。

“桓二郎来信此行之战乌渠并为带多少兵力,驻扎在襄阳附近的不过几万兵力,想来乌渠王自负,认为击溃大晋,几万足矣。”

“若是几万那便好办了。”燕翎若有所思,恐怕乌渠号称出兵百万,不过是希望大晋未战先怯,待真的打时晋军兵力浮散,肯定不是乌渠的对手。

水路走了七八日,众人终于到了襄阳。

下了船后二人便去了太守府,与襄阳太守汇合。

恰逢前线传来好消息,桓二郎以荆州与襄阳二万兵力大破乌渠军五万兵力。

“太好了,我军士气大振。”

而燕翎也很快见到了这位桓二郎,国字脸,眉眼周正,不肖其兄,瞧着是个老实人。

“大司徒。”桓

二郎就要跪地给谢崇青行礼,谢崇青托了他一把,“不必,此战你有功。”

“还是多亏了大司徒的妙计,属下才能以少胜多,大司徒猜的没错,即便那乌渠有五万兵力,可真正作战时发现他们纪律松散,里面什么北羌、羯人都互相听不懂对方说话,更别提打配合了。”桓二郎哈哈大笑道。

“先别掉以轻心,焉知乌渠是不是障眼法试探。”

“是。”桓二郎收敛了笑意,正色道。

众人散去后燕翎悄然避开谢崇青,跟随桓二郎出了帐子,公孙止刚刚打算要与燕翎说话便听得她叫住了桓二郎:“大人。”

上一篇: 洛京拾遗 下一篇: 折骨不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