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社恐i人,但缉凶行动mvp(204)

作者:乘桥燃焰 阅读记录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黎临的人生注定不会为了感情人情浪费时间,这是无法改变的性格底色,所以我希望你别太过苛责。

“我也参与了创造你的过程,你有任何怨怼只管冲我来,我全盘接受,我能为她做的事自然也包括这些。”

昆隐棋思绪依旧混乱,回神后才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

她慢吞吞环顾自己的卧室,不知为何觉得所有物件都在盯着自己,叹着怜悯的音调。

这就是抹杀姐姐的理由吗?这就是结局吗?所以她应该接受吗?

她该生气的,她该恨的,但她不会恨。

多讽刺,她那不懂何为爱的妈妈在创造她时却将“爱”和“爱父母”编进初始基因程序里。

父亲告诉她,虽然昆黎临缺失一部分情感能力,但她认真收集了庞大的人类数据为数值设定参考,以正常人的情绪情感来创造,为的是让仿生人能正常社交,顺利融入社会。

一般孩子会爱父母,所以她自然也要爱父母,哪怕她们做了再多错事,她也永远不会恨,这是程序外的数据,她无法学到或自行产生。

她从出生起就注定了要永远敬爱父母、服从父母,这是父母施加给她的禁锢代码,一生无法篡改。

她不会恨,但她会愤怒、不服气。

她拼命努力想要挣脱套在自己身上的框架,想要证明自己是个应该被尊重的生命、有追求自身意义的理由。

但越优秀又好像正是在证实昆黎临科研的成功,因为她的聪明才智都是数据赋予的,是神一样的创造者掌控之内的成果。

就如人类一旦意识到自己在做呼吸这个动作,呼吸就变成了手动模式,从她知道自己真实身份起,她的生活也变成了手动模式。

她开始不停思考。自己当下这个动作、这一想法是她自主生成的还是无形的数据分析?她故意违背想法去做事会导致什么后果?

甚至对于这些疑问也有疑问:这是妈妈和爸爸设置的吗?她们猜到了她会面临这一困境吗?

那么她的思考和答案呢?也是她们擅自拍板决定好的“标准数据”吗?

昆隐棋几度快要崩溃,但她的情绪被设置了安全阈值,永远不可能像真正的人类那样感知情绪崩溃甚至精神错乱发疯,只能吊在警戒值之上煎熬痛苦。

于是她在思考中不可避免地一点点与整个世界拉开距离。

虽然她达到创造者的预期,身份完美隐藏,活得风生水起,成绩斐然,也有众多朋友,但她深知自己是异乡人。

世界广阔但没有一角容得下她,连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小家也不是真正的避风港。

所以哪里才是她心灵归处?

她夜夜翻着那全是黑色圆形的日记,虽然看不见覆盖掉的字句内容,但她读到了隐藏其中的答案,感受到神思的共鸣呼唤。

是姐姐。

她的灵魂归处,是姐姐的怀抱。

她因姐姐而生,姐姐因她而“死”。

她们并非双生,却自然而然为一体,就算被迫分离也必须重聚,找回另一颗受伤的孤独灵魂。

这是她作为仿生人活在这世上必须去追寻的。

姐姐护佑她长大,现在该是她保护和弥补姐姐。

按人类的算法规律,姐姐只比她年长半岁左右,逃跑时还是个很小的孩子,孤零零的要怎么生存?

她无法想象昆隐朝到底经历了多少苦难。

于是昆隐棋开始动用自己的仿生人能力偷偷调查,坚持多年但始终没有线索。

毕竟昆隐朝也是仿生人,而且更加敏锐,她大概以为创造者会不惜一切代价抓回她这个不稳定分子,所以谨慎处理掉一切踪迹避免被发现。

昆隐棋束手无策,又不愿考虑姐姐死亡的可能,最后决定死马当活马医,在网上发布掺着点真实的假故事帖子,希望往后有缘刷到的知情人能提供哪怕一丁点模糊的线索。

回忆进入下一节点,姜韫先说出了溺亡老人的名字:“他和你什么关系?”

昆隐棋扬眉,很快又恢复平淡神色:“你们也查到他了啊,倒也正常。”

“你是故意的?”

昆隐棋点头爽快承认:“我打打下手帮礼拜完成他的杀人计划也很辛苦,借一次他的刀杀我的仇人不过分吧。”

“我爱吃海鲜,老头爱钓鱼,机缘巧合下我们认识了,那时候他还不老。

“我和姐姐总是轮流出门,有时候会和他一起去钓鱼,他也始终认为我们是同一人,没瞧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