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断了话题:“你什么时候走?”
陈近洲箍紧腰,把人抱到腿上:“我千里迢迢过来,刚服.侍完又赶我走,方同学,你总是这么狠心。”
“……”
好像我没帮你似的。
我手心都搓红了。
“不是那个意思。”方远默说,“我是想问,你今晚住哪?”
陈近洲轻飘飘的,又很刻意:“反正我来得时候很着急,行李都没有。这里人生地不熟,也没找到酒店。”
“要是没人管,我就在船上吹一宿冷风好了。”陈近洲抱紧他,打了个十分刻意的哆嗦,“方同学,你学长有点冷。”
“……”
“走吧。”方远默拍拍他肩膀,示意对方松开自己,“带我怕冷的学长回去睡觉。”
陈近洲拉他下船,双脚落地,方远默迅速抽手和他保持距离。
左右观察,确定四下无人。
陈近洲收回想再牵的手:“真偷情的有妇之夫都没你谨慎。”
“那他们是道德差、人还傻。”
陈近洲:“不当间谍可惜了。”
方远默:“……”
凌晨的水乡小镇,安逸且平静。方远默独自走在前面,听着跟在身后的脚步,已然觉得满足。
明知很冒险,也算不上礼貌,方远默还是把人带到了老伯家。
进入房门的一刹那,陈近洲迅速追上,翻转到墙上继续吻。把在路上装不熟的时间,变本加厉还回来。
方远默不敢出声,只能回应他的吻。等人发泄完毕,再牵着他的手上楼。
两人分别洗澡。等方远默洗完,陈近洲已经穿着他的T恤,躺在了床外侧。
他被男人抱住,翻身转到床里。
方远默惶恐压低声音:“学长,不行,别在这儿……”
老伯就住隔壁,这里的隔音比姥姥家还要差。
“不做,只抱着。”陈近洲盖好被子,轻声说,“晚安。”
南方水乡养人,方远默睡得安稳,一整夜没听到老伯的呼噜声。
再睁眼时,陈近洲背对着他。领口以下的区域,清晰可见的条状痕迹。
少量出血,周围浮出青紫色痕迹,像很用力划上去的。
方远默手指靠近,意图剥开衣领。
陈近洲突然转身:“醒了?”
“嗯。”方远默抽回手。
“今天有什么安排?”
“南湖古巷有片民俗街景区。”方远默说,“我们可以去转转。”
“会不会妨碍你?”
“不会,我本来也想去那拍人文。”
计划达成一致,陈近洲起身,正欲脱衣服,看了眼床头的外套,松开手。
“我衣服脏了,借我穿。”
偏大码的棉质T恤,穿在陈近洲身上也算合适。
老伯早早出去打鱼,锅里留着的碗比前两天都多。
吃过早饭,方远默在灶台旁写下【中午不回来吃】的字条,和陈近洲结伴离开。
景区的人明显增多,游客络绎不绝。
他们没有牵手,不表现亲昵,但也没刻意拉远距离。像其他结伴旅行的朋友一样,拍照,逛店,吃小吃,拍街景。
他们坐在凉粉店歇脚,方远默划拉着手机找酒店。清明假期,正值旅游旺季,附近酒店当天已经全满。
陈近洲抽走手机,按在桌面:“大白天的,也不用这么着急。”
方远默:“再晚更订不到房了。”
“住老伯那不错。”
“那也不能再住了。”
昨天老伯睡着,方远默没打扰他。没经过主人允许带陌生人进家,总归不合适。
方远默是心虚的,他不知怎么和老伯解释,这个从四千公里外赶来的朋友或同学。
“到时再说。”陈近洲仍扣着手机,转向写有【好再来KTV】的牌子。
“去唱歌吧。”
小镇KTV,符合当地风格的复古装修,设备陈旧简陋,但打扫得干净。
只有两人的暗调房间,自然而然贴坐在一起。
陈近洲握着话筒,一首接着一首地唱。
方远默看字幕,偶尔偷看他,一首接一首地听。陈近洲喜欢唱英文歌,他发音很标准,婉转的音色勾吊人心。
陈近洲连唱三首,递来话筒:“该你了。”
方远默接下,但也只是接下:“我不会。”
方远默不听英文歌,也极少接触流行歌曲,他的耳机只播钢琴曲。
“合唱比赛的领唱,熟悉乐理,会弹钢琴的人不会唱歌?”陈近洲干脆利落,“方远默,我不傻。”
“我没怎么听过流行歌,也不太会唱。”
陈近洲帮他点了一首,又递来话筒:“这首我不信你没听过。”
熟悉的前奏,扩散在房间里。
是学校广播站的固定曲目,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都作为告别歌曲播放。
方远默很喜欢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