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连烛面色淡淡,看着阿英,慢慢说道,“阿英,你俩父女缘分已尽,梦该醒了。”
平静祥和的梦境好像被卵石砸开水面,激起万千波澜。
残酷的真相猝不及防间被揭露,阿英神魂震荡,生气跟江水奔涌一样流失,她显出些青面獠牙的鬼态,那双明亮黑圆的眼眸也变成空洞干瘪的眼窝……
随后沈连烛拉住了阿英干枯青白的手,阿英一滞,沈连烛为阿英缓缓渡了许多镇魂的灵力,意有所指道,“你爹爹是个好人,只是天道不公,世事无常,让他在这世间走了一趟,尝尽爱别离怨憎会,平白遭了许多罪。如今他夙愿已了,临走前最想要的只有一样,希望你能好好的。”
“阿英,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别怕,”沈连烛并不打算杀了阿英,阿英这辈子也是为人所害,并不是穷凶极恶之鬼。
天道渺茫,沈连烛没有那个心思替天行道,就看阿英日后的造化了。
“爹爹……”阿英冰凉的手指颤了一下,恍恍惚惚喊道。
怨气渐渐的散了,阿英的皮肉又充盈了起来,眉目重新变得鲜活,生动的同常人没有什么不同,她呜咽着淌下了泪,最后简直是在嚎啕大哭。
谢寻陪着阿英走到这里,这一路委实还是太短了些。
一场大梦还魂,既渡了谢寻,也渡了阿英,从此这世间少了一对命途多舛的父女,多了一只有血有肉的阿飘。
沈连烛的灵力溃散出来,到最后又化成了淅淅沥沥的雨,雨珠成串砸在祭台上,引魂香的香气柔柔的溢了出来,等香燃完成了灰,这雨才总算停了下来。
梦境破碎开来,浅淡的光晕隐去,天边是一层雾蒙蒙的鸭蛋青,周围乱糟糟的,回照城一夜之间破败,荒凉的只有杂草和焦土。
沈连烛花在阿英身上的灵力,足够庇佑她魂魄数百年不散。
等阿英停了抽噎抹去眼泪,沈连烛摸了摸阿英的头,又将落在自己手上的红绸带绕在了她手腕上,温声道,“想好以后要干嘛了吗?”
阿英眼里还含着泪光,“我要先回玉欢宗,长阳山是我的家,我娘亲还埋在那里,爹爹离家数年,和我说也很想那里,我要回去看看。”
随后阿英目光一颤,又坚定道,“我还要想法子修道,自己有本事,别人才不敢欺负你。等学有所成之后,我要同爹爹那般仗剑走天涯。”
阿英有这个志向,沈连烛自然不会拦着她,略微思索了一下,又为她指了一条路,“你没有灵根和仙缘,修不了仙。但如今你得了大梦还魂的造化,一介魂躯,却不必依靠怨气和执念,就能凝而不散,倒适合修鬼道。”
修鬼道……
阿英吸了吸鼻子,她好似看到了
希望,抬头看着沈连烛,细声细气道,“谢谢。”
“不必谢我,”沈连烛掏出一枚纳戒放到阿英手上,淡然道,“这纳戒里是一些修鬼道用得到的功法和鬼器,你拿去吧。”
阿英捧着这纳戒,眼眶似乎又红了,“沈仙君,为何你对我这么好?”
沈连烛看着清冷出尘,浑身自带高傲的疏离感,此时却略略弯了眉眼,清清淡淡道,“谢前辈不是坏人,你也不是,命运使然,才让你们走了岔道。我也想看看这所谓命运,到底有没有许人转圜的余地。”
“希望你从此一路坦途,事事顺遂。”
阿英有些不好意思,她极为珍重的将纳戒收了起来,又扭扭捏捏的,似乎有话想说,又不知道该如何说。
沈连烛瞧着她,突然说道,“想问什么?”
阿英这才吞吞吐吐道,“就是……沈仙君,若你方便的话,我日后可以去你那看看吗?”
“我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就是想见见世面,也想看看能养出沈仙君这样好看的人,这地方得多美啊……”
倒是没想到阿英是在纠结这事,沈连烛哑然了一会,才道,“好。”
阿英得了沈连烛的肯定,霎时松了一口气,她终于露出了笑容,“沈仙君,你人真好,我也要送你一个东西。”
紧接着,阿英便在自己魂魄深处掏了掏,再张开手,手心里有一团漂浮着的,雾一般的幻影,似拢还聚,最深处亮着,由内往外折射着暖融融的光,她将这团幻影塞进沈连烛的手中,解释道,“爹爹之前为我造了鬼城幻境,幻境的源头就是这梦引,爹爹将它藏在我的魂体中,以便时时温养我的魂魄,让我不至于彻底失控。如今我已经不需要它了,但我想,也许它在沈仙君手中更有用。”
阿英这模样很是认真,好似生怕沈连烛不收下这东西。
沈连烛握着这团梦引,顺了阿英的好意,微笑道,“好,回照城距离玉欢宗有数千里,你自己一路也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