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诗吟刀啸(622)

作者:满襟明月 阅读记录

“这其一,乃是十二年前一桩公案。当年在长安城外,召媱召女侠因路见不平,诛杀了残害百姓的官兵。而我定山派不察,误认召女侠为恶人,更在围攻中伤她一刀。直到十载过后,本派才知其中误会,后又详查多时,这些年来召女侠在江湖之中行事虽不拘常理,却从未做过任何伤天害理的恶事。”

说罢,凌霄挥手示意,数名定山派弟子当即捧出厚厚一叠证据,在台前一一陈列。末了,她向远方郑重一揖,接着道:“是以今日当着天下英豪的面,我定山派要先向召媱女侠赔罪致歉。也望诸位武林同道明鉴,今后莫要再对召女侠心存误解。”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谁都不曾料到,定山派如此兴师动众召开这武林大会,头一件大事竟是为一桩误会公开认错赔罪。

而在众人之中,还要属凌岁寒最为震惊。其实早在两年前大崇尚未发生战乱之时,定山派得知自己冤枉了召媱,当时的掌门凌虚便曾召集柏州附近的江湖朋友,当众说明真相,只是柏州地界毕竟有限,消息难以传远。为此凌知白特意告知凌岁寒,过些时日定山派必会召开武林大会,向天下群豪澄清此事。

谁知后来战乱骤起,魏恭恩举兵造反,两京相继陷落,武林大会一事自然搁置下来。凌岁寒也早已把这件事完全忘记,却不想定山派竟真能不忘初心,待到时局稍定便兑现诺言。

凌岁寒虽早知定山派上下皆是重信守诺的侠义之士,此刻仍不免心头震动。

而待此事说罢,凌霄话锋一转,又道出此次大会的第二个目的。

“自魏梁逆党作乱以来,天下动荡,百姓死伤惨重,流离失所者更是不计其数。武林同道亦深受其害,许多门派凋零,侠士陨落。今日本派邀诸位齐聚沃州,便是希望大家能坦诚相告各自困境,彼此扶持,共渡难关。”

凌岁寒渐渐从先前的震动中回过神来,听到此处,不由极轻地叹了一口气,莫名想起洛阳的青羽门。

当初魏梁反贼攻陷洛阳之战,仅有十余名弟子的青羽门为护洛阳百姓而死战不退,最终全数殁于晁无冥刀下。那魔头霸占了青羽门,还曾将苏英关押在门中的一处地牢里。后来凌岁寒终于在青羽门手刃晁无冥,她自己也身负重伤,幸得九如将她从昏迷中救醒,她们索性都直接在青羽门中住下,甚至直到她离开了洛阳城,苏英等人也继续此处休养。

因此尽管青羽门的门徒,凌岁寒是一个也不认识,她却始终对这些人存着几分感念。

这两年战乱纷扰,像青羽门这样的门派不知有多少——有些彻底断了传承,有些日渐式微,还有更多无门无派的独行游侠也都各有各的艰难。

群侠听罢这番话,心中暗叹定山派不愧是武林泰斗,当今江湖恐怕也只有定山才会如此真心实意地关切同道。但江湖中人最重颜面,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道出自家难处,只得互相观望,等着旁人先说话。

一时之间,江畔只闻铁马江的怒涛拍岸声,众人皆默然无言。

颜如舜想了想,低声向凌岁寒道:“你刚刚叹什么气呢?”

凌岁寒说出自己适才所思所想。

“我猜你也是想起了青羽门,我也和你差不多。”颜如舜笑了笑,忽然主动站起身来,运起内力将声音传遍江岸,“既然凌掌门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在下姓颜,双名如舜,本是一介江湖游子——”

话音未落,四周已响起窸窣低语,群豪不约而同轻呼出“金凤凰”三字。

颜如舜顿了顿,继续道:“但两年前,我与我三位好友曾居于长安无日坊的昙华馆。自长安陷落后,我们漂泊在外已久,而如今长安虽已收复,我们却因要事在身,一时难以归返,甚是牵挂家中情况。今后若有哪位江湖朋友途经长安,可否替我们看看昙华馆近况?”

其实去年她与尹若游曾悄悄回过昙华馆一趟,此刻她却故意隐去不提。而她这请求丝毫不难,于是当即就有几位热心肠的豪侠爽快应下。

一旦有人开头,群豪便渐渐放下顾虑,接二连三道出各自的难处,定山弟子一一记录在册,待日后再议如何相助。

约莫半个时辰后,正当众人聊得热闹时,一直静静坐在其中的梁未絮倏然起身。她声音虽轻,却以内力送出,字字清晰:“在下梁未絮,亦有话要说。”

这一路上受她礼遇的江湖豪杰不少,见是她说话,都给她一点面子,转头望向于她。

“在下的身份,想必诸位都知晓。家父当年受魏恭恩胁迫,不得已追随叛军兴兵造反,而我身为人女,也只能遵从父命。但与反贼同行的那一路上,我眼见山河破碎,实在痛心疾首,愧疚难当。是以家父过世后,我便即刻率部归顺朝廷,可是每每想起昔日犯下的罪孽,我……”梁未絮稍稍一顿,似乎略微有些哽咽,才接着,“我还是于心难安。为赎此过,我已奏请圣上,愿领兵前往河北助王师平叛。此行途经沃州,听闻凌掌门在此召开武林大会,特来赴会,其实也是想问问诸位同道,可有人愿与我同赴河北剿贼?待战事平定,我必向朝廷为诸位请功。届时论功行赏,诸位或可借此机会重振门派。”

上一篇: 捡到醉酒的美人姐姐 下一篇: 那支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