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我们四人。”凌岁寒目光如炬,“还有你向来看不起的人。”
“我看不起的人?”这话倒令梁未絮奇了,她沉思许久仍不得其解,“凌女侠指的是?”
凌岁寒正色道:“是天下百姓,万民苍生。”
梁未絮略微一怔,随即放声大笑:“凌女侠这是在与我说笑话吗?”她果然半点不信凌岁寒此言,反而印证了她对民间百姓的轻视。凌岁寒早有所料,也懒得与她详细解释缘由。
不过无论谢泰是谁所杀,他既已成为死人,从此便不再重要。梁未絮见凌岁寒无意继续这个话题,遂话锋一转:“其实在下提起此事,是欲请教诸位,既然你们连谢泰都杀了,为何反而要留着谢慎和谢钧的性命呢?”
“最好我们杀了谢慎和谢钧,再扶持你坐上龙椅?”尹若游毫不留情地嗤笑道,“梁郡主,你这如意算盘未免打得太响了些。”
梁未絮对她的讽刺不以为意,只慢条斯理道:“去年洛阳城发生的一些事,我也略有耳闻。诸位视我为恶人,我是承认的。可当今圣人为与朔勒结盟,不惜将洛阳子女财帛拱手相送,任由朔勒兵马劫掠——这般行径,在四位女侠看来,又与我有何分别?你们要对付我,却偏偏放过谢慎与谢钧?即便你们杀不了谢慎,但在洛阳时至少有能力取了谢钧性命吧?因此今日我以礼相待,并非是求诸位相助辅佐于我,只是希望四位女侠莫要厚此薄彼,既然能对谢慎与谢钧的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也莫要再管我的事,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扰。除非——”
她目光轻飘飘掠过谢缘觉,唇边浮起一丝讥诮。
“除非,宜光公主殿下终究舍不得这谢氏江山,才如此区别对待。”
“这江山从来就不姓谢,我为何要舍不得?”谢缘觉始终在旁安静地听她们说话,此刻闻言才淡淡开口道,“你说得不错,从当年的太上皇到如今的圣人、太子,确实都算不得仁德明君,反倒祸害百姓不浅。倘若这世间真能出一位德才兼备、心系百姓的义军首领,我定当支持她推翻谢崇皇室,另立新朝。尽管改朝换代必会付出极大代价,但若能破而后立,将这千疮百孔的天下治理得当,也未尝不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番话,谢缘觉发自肺腑,毫无虚饰。
自当初在金殿上当众痛斥谢泰罪行时起,谢缘觉便已明白这个道理:古往今来所谓的盛世,无不是天下苍生血汗供养而成;而历朝历代的帝王,昏君也好,明君也罢,也无一例外都是在剥削着天下苍生。纵有初心为民者,一旦登上那至尊之位,也终将被权力腐蚀。可是即便如此,如果有朝一日能有一个愿意尽量与权力之毒作抗衡的君主,哪怕只是装装样子,可以让百姓少受些苦,也是好的。
她真心期盼着这样的君主出现。
“可惜……”谢缘觉轻叹一口气,“如今这些还在兴兵作乱的反贼,尽是些为一己私利不惜荼毒苍生之辈。若是任由他们你争我夺,将这天下搅得四分五裂,国家彻底陷入混乱黑暗,百姓才真是要堕入无边苦海。而当今圣人虽非仁君,但好歹占着大义名分,尚能勉强维持着天下不乱。”
正因如此,谢钧再不堪,她们也暂时没有动过杀他、将他拉下皇位的念头。
世人常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还有一句老话“宁做太平犬,莫为乱世人”。
对于寻常百姓而言,再糟糕的太平,总好过血流成河的乱世。
梁未絮的好脾气终于在这一刻消失,敛了笑意:“说了这许多冠冕堂皇的话,那么你们今日前来,是要取我性命么?”
她身为刀魔弟子,武艺自是江湖翘楚,却明白绝不可能敌得过她们四人联手。好在她此行带足了亲兵,倒也不惧她们发难。
“不,我朋友是如何打算的我不知晓,但我说这番话只是想要告诉你,我不愿意看到那些刚过上安稳日子的百姓,再次陷入战火之中。”谢缘觉神色沉静,“若你真心归顺朝廷,从此不再兴兵作乱,我无意与你为敌。”
“舍迦的话很有道理,说服了我。所以,虽然我很讨厌你,很想杀了你,但这次我赞同舍迦。”凌岁寒冷冷道,“常萍之事,我肯定会去找俞开霁问个明白。你好自为之。”
说罢,四人转身离去,身影渐渐消失在锦云山的夜雾之中。
第245章 铁马江畔聚群英,暗潮汹涌卷风云(二)
沃州乃水路通达之地,四方豪杰往来便利,这也是定山派选择在此处召开武林大会的原因之一。
且沃州城铁马江畔有座屈家庄,占地广阔,可纳数百之众,其庄主乃是一位武林名宿,亦是定山派上任掌门凌虚道长的至交好友,闻讯主动将庄园借出,供赴会群侠落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