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诗吟刀啸(535)

作者:满襟明月 阅读记录

“上次那位娘子?”凌岁寒好奇道,“还有什么人跟你打听去长安的路?”

“是有一位娘子也在我们小店用过饭,不过她倒不问去长安的路,单打听桃花山的情况。我劝她山路凶险,她却只笑笑不说话。”那店掌柜陷入回忆,“说来那娘子也怪,她脸上横着道狰狞伤疤,瞧着凶煞,可一笑起来竟格外洒脱,反倒叫人不怕了。”

“伤疤?”听到这二字,凌岁寒与尹若游皆是双眼一亮,尹若游更是欣然而笑:“那伤疤可是刀疤?”

那店掌柜没想到这位本就美若天仙的娘子会忽然笑得如此明艳动人,仿佛牡丹迎风盛开,愣了愣才道:“刀啊剑啊我哪分得清,只记得她脸上那道疤极长,长得着实骇人。”

谢缘觉失踪以后,颜如舜与尹若游不谋而合,料定梁守义必会逃往长安。她当即循着长安方向追查叛军踪迹,倒也不是形单影只——那乌鸦“如愿”始终相伴左右。

其实自离开长安以来,这黑羽伙伴便一直随她辗转四方,只是先前追踪秦艽时,颜如舜深知秦艽武功不弱,禽鸟虽疾飞无影,却难掩气息,若叫秦艽察觉到总有乌鸦在附近盘旋,必生疑窦。故而她特意遣开“如愿”,任其远去嬉戏。

如今既是要寻梁守义的下落,她便再无顾忌,日日命“如愿”翱翔九霄,那双锐利的鸦眼俯瞰四野,倒成了最好的探子。

终于在某日,“如愿”忽自远方疾飞而归,引颜如舜向东而行。她极目远眺,只见一座苍茫高山巍然矗立,问过这家小店的掌柜,方知此山名唤桃花山。

那店掌柜先劝了她山路难行,可见她执意上山,只得叹一声“罢了”,又接着道:“那桃花山的山路虽险,好在山中并无虎豹猛兽之患,山林深处里还有个叫‘杜家河’的小村落,村民靠山吃山,自给自足,偶尔才下山赶集。我曾与那些山民打过照面,都是些淳朴良善之人。娘子若在山上遇着难处,倒不妨去寻杜家河的村民相助。”

岂料颜如舜闻言却心头一紧。她原本只担心谢缘觉一个人的安危,但若梁守义果真率残部前往桃花山,路过了那杜家河,又要劫掠欺凌那杜家河的村民该如何是好?

那日梁守义兵败如山倒,仓皇逃窜,好不容易逃得一命,待收拢残部逃至一处荒山,见到被心腹亲兵看押的谢缘觉,勃然大怒,问她先前所言是否尽是虚妄。谢缘觉见他狼狈不堪的模样,便知赉原之围已解,心中既感喜悦,但看着眼前这一个个伤痕累累的残兵败将,又不免生出几分悲悯,于是向梁守义道出梁未絮尚在人间的真相。

即便梁未絮未死,洛阳局势依然未明,梁守义权衡之下,果然率残部转道长安城。

谢缘觉周身十三处大穴皆被秦艽以师门秘传的银针点穴法封住,哪怕是武林高手不明解法,也难破解。谢缘觉虽知解法,却苦于被封穴之身无法自解,而她那几近于无的微薄内力,更不可能冲开禁制。幸而梁守义尚将她视作今后与大崇周旋的筹码,每日遣人供给饮食,倒不至于让她饿死在这路上。谢缘觉便索性倚在马车角落闭目调息,等待自己的朋友前来相救。

她相信她的朋友一定会来。

多日后,梁守义残部行至栾州城郊,一名小兵向梁守义进言,道自己早年尚未从军之时曾在这一带走动,知晓这附近有座桃花山,穿山而过亦是通往长安的捷径,而这山中有个名唤“杜家河”的村落,据说村里住着一位姓慕的大夫,医术精湛,被乡民尊为神医。

梁守义闻言缓缓点头,残部中伤兵众多,随军医官早已失散,早该寻个大夫瞧瞧。尽管谢缘觉医术超群,一来她穴道被封不可能为他们诊治,二来也没人敢让她近身给自己诊治。

只不过……梁守义忧虑道:“那什么姓慕的神医,不会也是江湖中人吧?”

“将军且放心,那慕神医就是杜家河里土生土长的一个乡野百姓。虽说得一手好医术,却与江湖半点不沾边。”

“好。”梁守义颔首道,“我们上山。”

蜿蜒山道果真难行,待他们抵达杜家河时,已是暮色四合。山间村落炊烟袅袅,柴米香气弥漫,村民正忙着张罗晚膳,俨然一派乱世中难得的桃源景象。

这般宁和很快被铁甲铿锵声打破,残兵们踹开篱笆,战刀拍打门板,惊得村中鸡飞犬跳,有老妪手中的粥碗跌碎在黄土院中,孩童的哭喊声刺破暮色。不过一会儿,几名兵卒推搡着一名布衣女子来到梁守义面前:“将军,慕大夫带到了!”

梁守义眯起眼睛,完全没料到这所谓的神医竟是这般一个弱质女流,然而既有谢缘觉这个例子在前,他也不会轻视这些年轻女人,冷冷问道:“你就是附近百姓都交口称赞的那个慕神医?”

上一篇: 捡到醉酒的美人姐姐 下一篇: 那支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