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显然是拒绝的意思,尚知仁闻言并不恼怒,反而哈哈一笑:“你说得不错。”
谁不戒备沈盏呢?
尽管他与藏海楼合作多年,他对沈盏依然没有完全放下戒心。
智者通常亦是无情人,沈氏母女都有非凡智慧,也都重利轻义,跟她们打交道必须小心谨慎。其实沈盏刚刚那番话,尚知仁就有七分怀疑。
他在大牢里与凌岁寒有过接触,那女人个性顽强,受了那么重的刑罚,几乎命悬一线,竟始终无畏无惧,还敢和自己呛声斗嘴,如此桀骜之人,不愿归顺自己,又怎会选择投效魏恭恩?但尚知仁不敢赌,哪怕只有一分可能,他都不敢赌。魏恭恩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一旦秘册落入其手,危害的除了他自己的利益,还有整个大崇朝的利益。
而关于晁无冥的情况,则是多年前沈韶烟还在世的时候告诉给他的消息,与今日沈盏所说完全一致,所以这一点不会有假。那么无论如何,他确实可以先和晁无冥见面谈谈话,再相机行事。
只不过,他究竟应该派谁与晁无冥联系,邀请对方前来尚府做客呢?
先前他私自带凌岁寒出狱之事,已经惹得圣人极为不满,政敌们正要趁机寻他别的错处。他思来想去,目前不能再派亲信替自己办事,忽然想到铁鹰卫的首领胡振川。
此人在朝堂上是个墙头草,既想讨好尚知仁,又想讨好贺延德,造成的结果是,尚贺两党的官员都不把他当自己人,倒是天子对他还算信任。恰巧因为近日长安城内的种种风波,圣人为表示对魏恭恩的关怀,知道魏赫明日将到长安,下令铁鹰卫出城保护,自己可以暗中嘱咐胡振川,让他到时悄悄给晁无冥递个话儿。
如此,纵使中途又发生意外,胡振川并非自己一派的官员,他做什么事都和自己无关。
一切安排妥当,只待明日天明。
浑厚的开门鼓声如往常一般在黎明悠悠响起,朝日的万千红光洒遍长安城东西两市及一百零八坊的各处角落,胡振川率领着铁鹰卫众官兵浩浩荡荡地出发。而就在他们走出城门的一刻钟以后,城内街上骤然出现一个独臂的白衣女子的身影,她的相貌与通缉画像里的刺客极为相似,带着满身的伤,跌跌撞撞来到大理寺的大门前。
另一边,在天还未亮之际,颜如舜则又易容为从南逻国远道而来的大法师,吩咐马青钢随她前往城外山林的一处“风水宝地”,布置法阵,灭除恶鬼。
马青钢留了个心眼,万一这位法师是个弄虚作假的骗子,目的是将自己骗到僻静地方谋财害命,他不能不防,遂命令马府的护卫们携带刀枪棍棒,寸步不离地跟在自己身旁。
城郊官道,胡振川驻足翘首,耐心等待魏赫的到来。
日光愈发明亮,远处青山叠翠,长风穿梭过林木呼呼吹来,一阵哒哒的马蹄声渐渐在风中响起,马背上一个青年汉子正扬鞭疾驰而来,随即在铁鹰卫众官兵的面前停下。胡振川只当他是个过路的老百姓,刚要打发他离开,他却忽然翻身下马,自报家门,自称是魏家的仆役。
从前数年间,魏恭恩与魏赫当然不止一次来过长安。于是胡振川将眼前这位“魏家仆役”细细打量了一番,依稀记得自己好像是曾在魏赫的身边见过他,遂奇道:“怎么只有你一个人?你家郎君呢?”
“回胡将军的话,我们家郎君昨晚偶感风寒,大夫嘱咐在他病体康愈之前,不能再坐车颠簸,今日不得已继续留在驿站休养。郎君怕将军担忧,命我快马加鞭,先赶来与将军说一声。”
铁鹰卫众官兵立刻表示要前去驿站探望。
那仆役有些为难地道:“大夫还说了,我们郎君的病需要清静,不可有太多人打扰……”
听到此处,胡振川眼珠一转,忽然计上心头。适才他还在等待魏赫到来的时候便一直暗暗思考,应该如何完成尚相公交代给自己的任务,用什么方法在人多眼杂的情况之下悄悄给晁无冥递话儿,如果自己一个人前往驿站,那么机会便多了。
他当即吩咐手下们留在原地,对着那仆役笑道:“圣人命我们出城迎接魏郎君,若我们没有见到魏郎君的面,又怎么与圣人交代?我绝不打扰魏郎君静养,只前去问候一声,也好让圣人放心。”
“好,胡将军请随我来。”
旋即,两个人各骑一匹马,奔驰在了山林小道里。不一会儿,他们与身后其余铁鹰卫官兵的距离越来越远,胡振川见四周浓翠蔽日,心底不由生出疑惑,停马下地,握住腰间刀柄,四处探查:“这地方越走越偏,你确定是去驿站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