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提醒了凌澄,令她骤然愣住。
谢妙道:“你在想什么?”
凌澄道:“我们家也有一位江湖人的啊。”
谢妙道:“你是说……苏姨?”
她们口中“苏姨”全名苏英,本是一位江湖刀客,行侠四方,居无定所。五年前,苏英路过一处山野村落,在其中某户人家借宿,得其热情款待,因此又过两年,当她无意间重返故地,特意多绕了半个时辰的路,再次前往那处村落,为的就是看望那户人家的旧友,却在其他百姓口中得知她来晚了一步,那家五口人竟都在今晨被一伙盗匪杀害。
她纵马追上那伙盗匪,见他们总共不过十来人,仗着自己武功高强,毫无畏惧,单刀匹马杀了过去,要为惨死的无辜报仇。不承想那伙所谓的盗匪,实乃西蕃派来崇朝的奸细,被那户人家的一位老翁察觉出他们身份可疑,他们才不得已伪装成盗匪杀人灭口。
因他们个个都是西蕃的顶尖武士,苏英拚着不要命也只杀了九个,还剩下三人,她已无力举刀。幸在这时,在别处获得情报、得知有西蕃奸细潜入本朝国土的凌禀忠带兵赶到,擒住那余下三人,并顺便救下了苏英。
通过对那三人的审问,凌禀忠得知他们潜入大崇有两个最重要的目的,其一自然是为查探大崇朝廷的机密,其二则是前往长安暗中刺杀凌禀忠妻女,以乱他心神。
听到此处,凌禀忠果然心生慌乱。尽管凌府有不少护卫,但他们的武功都属中等,倘若今后西蕃或别的敌国异族再派高手前来行刺,行动又更隐秘一些……
苏英得知此事,为报答凌禀忠的救命之恩,主动提出保护凌夫人与凌小娘子的平安。
凌禀忠见她武功卓绝,猜她必是江湖里有名的侠客,如果永远留在凌府当一个小小护卫,岂不是埋没人才,令明珠蒙尘?
苏英只道我辈江湖中人有恩必报,你救了我的命,我为你做事是理所应当。
凌禀忠沉思良久,请苏英在凌府暂留三年,教导府内护卫武艺,若能将他们都训练成高手那是最好不过。
如今三年之期已过了两年,苏英早已成为凌澄极为崇拜敬重的长辈,平日里凌澄见到她总是十分欢喜,唯独今日此刻,凌澄却是带着满脸的不悦,敲响她所住房间的大门。
片晌,房门打开,从中走出一名腰悬长刀的女郎,三十岁左右的年纪,容色俊丽,神情本颇为庄严肃重,但瞧着门外那个皱着眉头的小家伙时,她反而笑起来:“听说凌将军已回京,你又和他争吵了?”
凌澄不答反问:“江湖里有一位叫九如的神医,你听说过吗?”
苏英闻言一愣,旋即恍然大悟,心忖符离脸上的不高兴恐怕并非是因为凌禀忠。她点点头道:“此人在江湖之中有‘天下第一神医’的美誉,我自然有所耳闻。”
凌澄更加疑惑:“你也知道她是天下第一神医?那你怎么从来不告诉我和舍迦呢?”
第7章 心向往之江湖事,送君千里初别离(四)
苏英也反问道:“你们从哪儿听说她的?”
日已落,天已暮,苍穹逐渐转为苍蓝。凌澄与谢妙先进了房屋,跟随而来的侍女们立即给屋内座椅铺上锦褥,又给谢妙奉上一碗厨房刚熬好的药膳汤,她缓缓地小口喝汤,凌澄则在旁将父亲所说之事讲了一遍。
苏英道:“看来凌将军新结识那位江湖朋友,大概曾是九如法师的病人。”
凌澄道:“是。你怎么知道?”
苏英道:“长生谷本是鸿州城南郊野的一处无名幽谷,自那九如法师在谷中隐居以后,世人才冠它以‘长生’之名。那长生谷内道路曲折,植被茂密,更布有五行奇门阵法,不是任何人都能随意进入谷中求医。除非提前得到谷主人的同意,否则贸然入谷,不知东南西北方向,进退不得,永远也见不着那九如法师的面。”
凌澄道:“那要怎么才能得到她同意?”
不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要求吧?
苏英笑道:“说难倒也不难,只要有人引荐。不过这个人必须是那九如法师认识的人、认可的人,他为你做下担保,你才能入谷求医。而那九如法师乃方外之士,隐于山林,深居简出,我不曾听说她有什么好友,因此我才猜凌将军新结识的这位朋友曾是九如法师的病人。”
谢妙脑子转得快一些,道:“那若是有谁想到长生谷求医,却不认识九如法师认识的人,便以金钱买下担保,是否会让她怒而拒诊?”
苏英道:“当然会。谁若这样做,一旦被她知晓,那交易双方以及双方的亲朋好友从此都不可能再踏入长生谷半步。江湖乃腥风血雨之地,有哪个习武之人敢保证自己能永不受伤、永无性命之忧呢?是以在武林中,无论是正是邪,是侠是魔,都不敢轻易得罪她那等医术精湛、能妙手回春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