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喜霞和她丈夫孟铁林一共生了两男一女,两个儿子如今都已经结婚生娃,唯有小女儿还没结婚。
见孟美兰不高兴,孟喜霞笑着道:“三姐,你先别急嘛。咱村今年那些猪能养得白白胖胖,你家也是有功劳的!”
孟美兰白了孟喜霞一眼,“你这胡扯什么呢?那猪是你们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我家又没出半点力!你这是把你三姐当傻瓜唬啊?”
孟喜霞笑吟吟:“三姐,这世上有谁敢唬你呀?我这真是没在开玩笑!”
孟喜霞看着孟美兰道:“你还记不记得,年初那会,我家那口子不是进城来你家找清雨吗?当时,他让清雨带他到书店帮忙挑了两本畜牧业的书。这一年里,咱们村养的那些猪,就都是按着那两本书上教的内容来养的!”
孟喜霞的丈夫孟铁林是孟家村的大队长。因为孟家村去年养的猪总共死了将近三成,村里损失颇多,所以他痛定思痛,决心今年要改变村里养猪的方法。
孟启江这时也开口劝孟美兰:“三姨,你就收下我们家送来的这猪肉吧。我妈说的话确实都是真的。我爸这一年里,都快把那两本书给翻烂了。也正是因为多亏了那两本书的帮忙,我们村今年养的那些猪都长势喜人。昨天分猪肉的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那真是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
见孟美兰还神色犹豫,孟喜霞直接道:“三姐,你是不是瞧不起我,没把我当亲姐妹,所以才跟我这么生份?”
孟美兰瞪了孟喜霞一眼:“你这胡咧咧啥呢?我怎么就没把你当亲姐妹了?”
孟喜霞:“既然你把我当亲姐妹,那你今天就必须收下我这送来的猪肉!”
“行行行,我收下总行了吧!”孟美兰没好气地瞥了孟喜霞一眼,“真是的,我好心想让你们家多吃点肉,你反倒是不领情!”
听到孟美兰松口,孟喜霞假装绷着的脸立刻露出了笑容:
“我这不是难得有机会可以回报下三姐你的好嘛,自然是得赶紧抓住这个机会了!”
孟喜霞一直以来都觉得她家欠孟美兰的恩情太多。
例如十年前那场大饥.荒,当时如果不是孟美兰时不时拿自家的口粮接济她们家,孟喜霞都不敢想象她家现在会是什么样,毕竟在那三年里,她们孟家村有不少人家都出现了饿死的情况。
一碗小米粥能够拯救一条人命,从这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粮食有多紧缺。
而孟美兰家里那会其实也并没有很多的粮食,日子同样过得非常拮据。
那段时间里,孟美兰家之所以每月还能定时分到一点口粮,主要是为了确保钢铁厂的生产活动可以正常开展下去。
毕竟钢铁厂里的工作很多都是繁重的体力活,有些活的艰苦程度甚至堪比煤矿工,所以自然得尽量确保员工的体力不出问题。
孟喜霞这些年心中一直都记着孟美兰对自家的恩情。
她但凡进城来看孟美兰,每次或多或少都会给孟美兰带一点东西,有时是一把山里摘的新鲜野果子,有时则是她特意腌的咸带鱼。
这次能给孟美兰送上两块猪肉,孟喜霞心里其实是高兴得不行。
她觉得自己总算不用再白占她三姐孟美兰的便宜,以后也可以反过来对孟美兰好了。
孟美兰收下猪肉后,便让王金凤先拿到厨房里搁起来。
她和孟喜霞算起来已经快有三个月没见面了,姐妹俩这话匣子一打开,自然是忍不住都聊起了自家最近都发生了什么事。
得知林清雨已经和赵立柏订下婚约,孟喜霞当即笑道:“这可敢情好,两家都是一个大院的。清雨以后想要回娘家了,直接出门迈两步就到了。”
孟美兰:“可不是嘛,而且说句实话,赵立柏那小子在做人和做事方方面面,确实也没得嫌。”
“咱清雨也不差呀,能看上他小子,是这小子有福气。”
在孟喜霞看来,自家侄女那么优秀,如果真放出风声要找对象,那她姐孟美兰家的门槛指不定都能被人给踩烂了。
而孟美兰听到妹妹孟喜霞这话,也忍不住笑了,她望向孟喜霞道:“等元宵那天,你和你家那口子可千万得来喝一杯喜酒。”
“那还用说,我侄女的人生大事,我自然不可能错过呀!”孟喜霞朝孟美兰开玩笑地说道,“就算三姐你没邀请我,我都得自己偷摸着过来沾沾喜气,好让我家月眉也能早日找到个如意郎君。”
孟喜霞的女儿名叫孟月眉,孟喜霞已经打算这两年开始为她张罗婚事。
“对了,三姐,正月摆酒结婚的人可不少,你们找好那天掌勺的厨师了吗?”
孟美兰:“已经安排好了。赵立柏他爸赵忠海不就是我们钢铁厂食堂的大厨吗,他让他大徒弟那天过来操持厨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