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说是在家里发现了孩子写的情书。
老实说,当老师几十年了,她见过的情书少说也有十几二十,比起家长倒是冷静许多。
安抚了一番,聊完过后,挂了电话,她才后知后觉想起什么。
其实,她见到的情书不仅仅是在学校。
还有家里,是她女儿朝气的青春。
同祝岁宜相比,祝时好确实要省心许多,她从小文静乖巧,可该活泼的时候也活泼,可以说是所有人的梦中情女了,至少许亭羡慕了她二十几年。
可当记忆里的一切都串联起来,她才惊觉她到底还是忽略了这个女儿,并对此同样愧疚。
“时好,你老实告诉我,高三那年,你那封情书是不是写给知许的?”
有种终于等到这个问题的感觉,忐忑落地反而安稳下来。
祝时好点头,直视母亲的眼睛:“是,我喜欢知许,很久很久了。”
久到从对“喜欢”这个词产生认知开始,久到快要是她迄今为止一半的人生。
哪怕已经猜到,可听到这个回答,柳如茵还是难受不已,她沉默片刻。
“对不起,时好,爸爸妈妈作为老师关注太多孩子的心理,却没想到忽略了自己女儿。”
椅子滑动没有声息,不是所有的情感都需要宣泄出声。
祝时好牵起她的手轻晃:“你们不是说过这只是小孩成熟的一个过程吗,少女心思我才不想人尽皆知呢。”
知道她是在安慰自己,柳如茵拍拍她手背,没有说话。
就像她曾经告诉女儿们的那样,每一份感情都值得被尊重和妥帖对待,只要对方是个好孩子,祝时好喜欢上谁她都不觉得有问题。
可是,喜欢上知许不一样,一个人默默喜欢了十年又不一样。
这样的程度已经不再只是懵懂的青春美好了。
祝时好不愿看到母亲的内疚,她将话题岔到另一个重点上。
“妈,你现在不同意了吗?”
握住女儿的手,柳如茵脸上有几分肃穆。
“时好,爱的分量太轻会显得廉价,但是太重有时候也并不是件值得祝福的事。至少对父母而言是这样,我并不希望我的女儿爱对方甚过对方爱她。”
祝时好急急道:“可是,他爱我并不比我……”少。
话没说完却被打断。
“就这点来说,我不想同意。可是,昨晚上,你爸爸说服了我。”
祝时好一愣。
“他只说了两句话。时好和知许会在一起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认定了对方的,时好很爱他,知许也是。”
“还有,时好过得很开心,也被照顾得很好,这一点没有人比知许更让我们安心了,不是吗?”
柳如茵并不是什么愚钝的人,几乎顷刻间就领会到祝应青的意思。
祝时好和谈知许比任何人都在意他们之间的感情,在他们决定跨越好友身份成为爱人的那一刻起,就一定是考虑得再清楚不过了。
比如他们很爱对方,比如他们相信他们能走到最后。
或许婚姻需要旁人的言语,可爱情不需要。
爱情只需要当事人投入和专注,而好在,他们两边家庭并不用他们将爱情和婚姻分开讨论。
至于后面那点,柳如茵一开始就明白的。
她甚至还记得当初自己意识到女儿的后半生是交由谈知许陪伴照顾后松的那口气。
“我还是同意了,即便我现在想起来都难免还有微。”
并且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时好,妈妈只是想问你,你确定这份爱是进行时的,而不是对过去那份执念的没释然吗?”
祝时好目光不躲不闪,语气坚定。
“我确定的。妈妈,有知许在我身边,除了他,我还能爱的上谁?”
没有人可以同谈知许相提并论,在她心里其他人都不及他万分之一。
“他知道吗?”
“他不知道。”
“你要告诉他吗?”
“不吧,至少现在不要。知许已经足够爱我了,妈,他爱我绝不会比我爱他爱得少。”
她回答母亲的顾虑。
祝时好牵着唇角,神色温柔:“既然如此,令人难受的往事就不提了吧。”
这个难受,既是从前的她,也是知道真相后的谈知许。
他只需要爱她就够了,不需要愧疚,更不需要弥补。
聊完这场往事,她迫切想要看到谈知许,并没有留在家里太久。
柳如茵恢复寻常,对女儿的心情看得清清楚楚,但理解归理解,并不妨碍她看不惯。
“去吧去吧,魂儿都没了,也不稀罕你这副空壳。”
两人陪她站在玄关,祝时好笑着看着她妈,没说话。
倒是祝应青轻轻抱了下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