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许,你要娘子不要(270)

作者:遇道 阅读记录

“却不曾想那衙役是贾家太爷的旧识,生生打断了小姐的右手右脚。”

断腿断手。

苏拂苓的脑子里“嗡——”得一响。

“那之后,征战沙场的小将军,成了卑劣农人身边的一个沙袋。”

“我哭过,求过,报过三次官,却都无人再管,无人再理。”

“第四次。”

泪水悄然滑落,额头种种地杵在冰冷的砖石上,孟寒雁轻如耳语的声音,在安静的金銮殿中清晰可闻:

“小姐死了。”

孟寒雁不愿意再开口去描述岳岚月的死状,就连脑海里回忆起来的,也只是自己跪在边上收敛尸骸时颤抖的手掌,以岚月的脾性,若是让故人得知了自己的狼狈模样,恐怕会很伤心。

而她跪在这里,剖析自己的内心,将自己残存的尊严碾碎,傲骨剖开,也不过是为了试图用这些去换取高位上的人,换取苏拂苓,一丝垂帘与动摇。

没有人知道,俯下首的那一刻,孟寒雁的脑海里出现了多少人,多少张脸。

岚月小姐、兰梅、琴琴、死在填户路上的人、埋在罪奴营暗处的无名之坟……

改制。

孟寒雁压下眉,眼中却满是燃烧的火。

她一定,必须,要推动改制!!!

哪怕最后,要以那个人的秘密作为砝码。

孟寒雁的脑海里闪过许易水“质朴”的脸。

第130章 “孟寒雁,身为司礼,殿前失仪。”

“朕……”龙椅上,苏拂苓的右手搭在扶手上,无人窥见衣袍下紧攥的手。

缓缓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五味杂陈:

“知晓了。”

知晓了?

什么叫知晓了?

苏拂苓摆手:“退——”

“陛下!”

见她仍然无动于衷,想将此事揭过,孟寒雁打断了苏拂苓的声音:

“可还记得当初在上河村,臣帮您时,您的承诺?!”

当初苏拂苓回京时,缺一个契机,是孟寒雁找来了孙黛青,由孙黛青发现苏柒和失踪的七殿下长得一模一样,向上奏报,引起朝野之间的震荡,这才让苏拂苓的出现有了一条最恰当最顺畅的路。

苏拂苓是默许了的,也是知道孟寒雁要什么的。

孟寒雁帮苏拂苓做了那么多事,推苏拂苓上位,只是因为她觉得苏拂苓为了岳家,为了柳家,又亲历了罪奴的苦,必定会改制!

脸色一变,苏拂苓眼睛微眯:“你是在质问朕么?”

这话便要看孟寒雁的回答了,事情可大可小。

短暂的寂静与沉默,孟寒雁抬起头,那双锋利的眼眸直视高台龙椅上的帝王,不卑不亢:

“是。”

站在一旁的宫女脑子都晃起来了:莲心姑姑你快回来啊!这里有人疯了在找死!啊啊啊啊啊!!!可别连累我啊!!!!!

孟寒雁还在发疯:“陛下是想恩将仇报,让天下人嗤笑么?”

“恩将仇报?”苏拂苓扶着龙椅把手,坐正了身体,像是听见了什么好笑的事情,“难道不是你在挟恩图报么?”

“你区区一个家仆,朕能让你脱罪籍奴籍,在宫中做司礼,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

“怎么,一口一个臣,你还想抢别人十年寒窗,冬读夏考出来的官位?”

毫不客气的,苏拂苓拆穿了孟寒雁的志向,或者说,野心。

很早以前她就知道,孟寒雁想做官,想入仕。

但孟寒雁,还不够格。

能力有,却做不了官。

放在膝盖上的手蜷缩成拳,孟寒雁不甘:“恳请陛下,选贤举能!”

她曾在县衙做书吏,那县官办事拖沓推诿,是非分明的事却被县官硬和稀泥,她哪点不如那个县官?凭何不仕!

“贤能……”

苏拂苓的低声带着股嘲意:

“你还挺看得起自己。”

“以为天底下就你一个清高的明白人吗?”

其实这就是孟寒雁的问题所在,只是她一直都没有察觉自己的毛病。

宫中的人员安排职务调度尚可以是家事,苏拂苓不用考虑那么多,但金銮殿上便是国事,不可不思虑。

“朕凭什么提拔你?”

就凭孟寒雁强硬地提出要改罪奴填户制,却连个具体的改进办法都没有么?

“那梅坞为什么可以?!”手指猛地攥紧,孟寒雁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起一层白。

大夏选官,不论文武都要进行科举考试,文官比史书策论,五官则比武御骑射。

梅坞也是奴籍,也没经过任何的科考。

但现在,梅坞是龙虎卫指挥使,年纪轻轻便是正三品的将帅!

“就凭她可以打得过禁军统领,”苏拂苓道,“你却谋算不过新科状元。”

“莫说是状元,科举落榜之人你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