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就很厉害!
黄静思眼前一亮:“好啊好啊!”
“看到这些小孩儿了吗?”
潘师傅亲自操刀,指挥着众人将猪抬到旁边放血的地方,胆小的孩子缩在一边,胆子大的,蹿在人群里拍着手一边看杀猪,一边玩儿抓人的游戏。
“看见了。”黄静思点了点头,“但是这和重要且困难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看到那个角落了吗?”孟寒雁又指着众人杀猪的地方边上的另一块儿树木相对茂密,雨也相对小些的地方。
“看见了。”黄静思再次点头,“所以这和重要且困难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孟寒雁:“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你就是上河村私塾教授了,在那个地方,教大家认字。”
“?”黄静思明白了,“你让我带小孩儿???”
“怎么能这么说呢,”孟寒雁道,“上河村的未来,就交给你了。”
黄静思:“……”
“当然,”孟寒雁笑,“也能正好解决这些小丫头片子到处跑的问题。”
“现在正是动荡的时候,村里基本上所有有行动力的人,都要听安排,拧成一股绳,一起做事情。”
“雨不知道会下多久,水也不知道会涨多高。”
“我们这个庇护棚,该修补的地方要修补,该加固的地方要加固,柴火、粮食还有清扫等等,每一处都需要人。”
“这些孩子,确实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照顾了。”
“但就让她们这么到处跑也不行,山里不比村子里,我们人多,气味重,又是雨天,猛禽应该不会靠近,但蛇虫鼠蚁还有之前补兽的陷阱之类的,也是个麻烦。”
交给黄静思,一举多得。
女人的仪态是小乡村里少见的端庄,说话的语调更是轻柔平顺,一条又一条的罗列出利害关系,让人不由自主地就跟着思考,难以拒绝。
-
雨倾泻在树叶上,层层翻滚下落,最后打在庇护棚的顶上,又滚进泥里。
天色暗了又亮,亮了又暗。
只有人,从悲苦,到苦中作乐,再到沉默。
如果说十天前她们还在因为一头猪的宰杀而开心,那么十天后的现在,整个庇护棚里,都弥漫着一股静。
就连小孩子都被感染地安静了下来。
孟寒雁清楚,这不是懂事,这是无望。
是绝望。
是死气沉沉。
但她没有什么办法了。
洪水流得很平静,不再像先前那样仿佛要吃人。
可上河村,还能看见的只剩下地势最高的祠堂了。
摆在孟寒雁面前的最直观的问题就是,没有公粮了。
大家已经在找粮了,可是不够。
再这样下去的话,就要收粮了。
可收粮,显然不会像第一次那样顺利了,收不上来或者只要有一户不给,那这里就要乱起来了。
若是不收,任由家家户户自给自足,半夜里偷东西的遏制不住,庇护棚还是得乱起来。
相比起其他愁容满面的人,许易水倒是显得要乐观得多。
干旱可能连年不下几滴雨,但洪水最多最多也是陆续几月。
狸山不可能被淹,只要狸山在,她就有把握在狸山上找到足够她和苏拂苓活下去的吃食。
只是真到那个份儿上的时候,人比其他一切都要可怕,就不能再和村里的人一起行动了。
“待在庇护棚等我。”
鲁林又在喊了。
“别乱跑,看好东西。”一边使眼色示意苏拂苓注意枕头,许易水一边叮嘱。
现在最金贵的就是粮食。
前两天,庇护棚发生了偷粮的事情,虽然被偷的是安置在西边那块儿的贾真的粮食,颇有些活该的意味在,但是没有人能保证小偷不会顶上自己。
家家户户都自觉地把粮食看得更紧了,一刻也不离人。
“你也注意安全,”这些天许易水每天都得跟着她们出去忙活,苏拂苓将蓑衣拿过来,给许易水披上,“早去早回。”
目送着庇护棚里身强力壮的人们离开。
苏拂苓耷拉着身子坐了一会儿,有风吹过,带着凉意,抬起手揉了揉肚子,苏拂苓猫下身体,拿了块儿不大起眼的布,将枕头包了进去,又放进小背篓里。
“小苏娘子?”她绕着走的,边角在地上写写画画的黄静思看见了,问了一句,“你去哪儿?”
“我去找点儿柴回来。”苏拂苓道。
路过西边的时候,这里安置的都是孤寡有疾的“病弱”村人,大部分都是或躺或坐着,沉默和死气在这一片最为浓重。
带着毡帽的贾真也半靠着一棵用来支撑棚顶的树坐着。
清楚的看见了苏拂苓瑟缩的身形,以及,背篓里包袱敞开的一角,露出的米黄色的麦糠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