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古代做房牙的日常(15)+番外

作者:苏水宜 阅读记录

她来牙行的目的是赚钱,那些虚荣和她没有关系。

最后商议出,由常虎和卢全各驾一辆马车,每辆马车做五个人,一起去山水印象实勘。

实勘前,需先把军令状签了,卢全给每个人发了一张宣纸,按照范本每人誉写一份,签上自己名字,按上手印。

轮到沈意的时候,卢全问了她姓名,好心交代让她自己明天带一副碗筷,牙行中午提供一份饭,菜在一个盘子里吃,但是碗筷是个人的。另外卢全说他是大掌柜最后一个关门弟子,房产上有不懂的都可以找他。

新人到一个陌生地方,都会有特别冷漠的老员工,也有特别热情的,热情的老员工也不见得是好人,在你身上肯定有他所图的东西。沈意心里有些不以为然,卢全不见得是心善的。

***

签完军令状,家园居的所有人一起前往山水印象。

沈意,傅薄,邵志,汪蓉蓉,还有一个男房牙,一起搭乘卢全的马车,其他人则坐常虎的马车。

牙行距离城门并不远,马车比步行又快得多,几个晃神间,便从南城门出去,到了三道码头驿站。

卢全和常虎将马车存到驿站看管,驿站收取两文钱,两人自己承担了,没让大伙均摊。

存完马车,一起步行前往三道码头,准备在码头乘船过江。

北方冬季的江水和湖不同,江水流动,不结冰,水量也不像夏天涨潮那么大,随着风轻轻起浪,冲流到积着雪的岸边,水面清清凌凌,明晰可见下面各色鹅卵石。

三道码头熙熙攘攘,小船,大船,商船各自排开,有来来往往乘船的客人,也有搬运货物的工人,沈意想到父亲在头道码头搬工,大商队都在那边靠岸。

乘船过江每人两文钱,各自付了银钱,登了船。

坐在船上,与江水的距离更近了,银色的水被船划开,水声哗哗,闻到清新的空气,抬起手似乎就能触到一层水汽,沈意的心情也霍然开朗。

她穿越过来,一直被生活的重担压迫着,一刻不停留地想着赚钱,都不曾想过欣赏自然美景,人果然是没有解决温饱,就不会生有审美的情趣。

因为这边还算上游,江面相对不是很宽,一炷香的时间,船到达了对岸。

上了岸后,还需要步行一段路程。大伙一起走在官道上,一侧是江水,一侧是树木,沈意觉得有点春游的意思,还挺开心快乐的。

里坊虽远,沿路风景却不错,而且岸这边树木不知是什么原因,形成了独有的雾凇景观,丝毫看不到树本身的颜色,挂着一层似霜不是霜,似雪不是雪的白衣,颇有仙境的意味,这也是售卖的一个亮点。

大约一刻钟时间,便到了山水印象,东南门距离江边大约两百米,与江之间是一条官道。

江在此处拐了弯,沈意登岸的时候是北岸,到这里则是南临江,南面有水,北面有山,依山傍水,在风水上是招财进宝福地。

第9章 分开卖房

◎要不要一起◎

在东南门前有一处照壁,假山浮雕进行装饰,隔开了大门与室外的界线,又是讲究风水的一处,看来盖房子时非常在意风水布局。

大伙先去的门房,熟悉如何借钥匙,坊正四十多岁,留着胡子,中等个子,热情好言,山水印象查封五年,他在这太孤单,让大伙赶紧卖了房,住进人来,热闹有人气。

在坊正处取了钥匙,通过坊门,就进了里坊,坊区景观建造不错,到处有移栽的柳树,只是冬日树上光秃秃的,花园区只看到枯草,春夏秋应是姹紫嫣红。

百姓最重要的水井处也注意了细节,地面用石头整齐铺设,以防打水时滑倒。

卢全开了一间院门锁,常虎抢先第一个进去,沈意刚走进院子,就听他嚷嚷道:“这套是个二进院。”

沈意一间间看过去,北边是五间房,三间正房,二间耳房。东西各建三间厢房,有走廊相互通达。

在她看房时,汪蓉蓉走了过来低声问:“害怕吗?”

“空宅,没死过人,不害怕。”

她想到上一辈子被房主隐瞒,看过些非正常死亡的房子,知道后,后怕不敢睡觉。此后,她养成了一个习惯,看房之前先问房主这方面的情况,告诉房主这条需要写在合同上,隐瞒产生后续费用,要双倍理赔,确实能对房主起到震慑作用。

“屋里真冷,有反霜的地方。”常虎在东厢房吵吵着。

都不烧火,反霜不可避免。

实勘了二进院,卢全又打开一套一进院,一进院北边三间房,南面两间,东西各两间厢房,同二进院比起来,明显小一些,住三代人也是够用的,二进院更适合四世同堂的大伙庭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