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古代做房牙的日常(136)+番外

作者:苏水宜 阅读记录

王先生道:“我在南方还买了两个铺子,现在也在租着,每年收取租金。”

沈意没想到王先生还是一个房产投资的老手。

“南方租金高吗?”

“还可以,我主要是铺子买的便宜,当时那个铺子的东家急于变现,价格低于市场价,我就买了,现在打算出手了,岁数大了,也不可能再去南方了,不想打理了。卖了铺子能赚点,租金也收好几年了,等我那两个铺子卖了,银钱回来,有合适的投资再联系我。”

看来王先生是被调到南方一段时间。

签完契约,送走王先生,汪蓉蓉便回家了。

今日汪蓉蓉的母亲过六十寿辰,虽然老人有讲究,六十不大办,但是家里人还是要吃一顿饭的。

剩她一个人也不打算去支展架,这三日卖得还可以,歇一下午。

在牙行吃过午饭,去糕点铺买了一盒糕点,打算去豆腐铺看看,自从忙完开业,好久没去了,上次去带看,着急回牙行签单,也没有到铺子。

沈意到豆腐铺的时候,沈氏一个人坐在柜台里看店,“娘,豆腐还没有卖完吗?”

沈氏见到闺女,连忙站起来,从柜台里走出来,“怎么突然来铺子了?”

唉,当母亲的果然是这样,每次见到都以为是有什么事了,“我能有什么事,蓉蓉姐她母亲过寿,先走了,剩我一人就下午报了休息,来看看娘和爹。”

沈氏松了一口气,接过沈意手里拎的糕点,“咱家现在开铺子赚钱了,你还花钱买糕点干啥,你的钱得攒着当嫁妆。”

沈意不想掰扯嫁妆的事,“爹呢?”

“下午铺子没什么事,去江边溜达了。”

“哦,这可不像我爹啊,有不干活,溜达的时候?”沈意对此好奇。

沈氏拉了椅子,让闺女坐下,自己也坐下说:“出去更好,省着瞅着他闹心,现在铺子走上正轨了,我俩就有条理了,早上做完豆腐,你爹去早市卖个几板,剩下的也不着急,稀稀拉拉一天都有人来买,我就在铺子盯着就行,你爹补完觉,就去江边溜达,看别人下象棋,约估到时间,自己就知道回来干活磨豆子。”

“那真是不错,娘,你和爹也别太累,要是铺子卖得还可以,早市就别出了,出早市还得起大早。”

沈氏一听不让出早市,急忙道:“不出早市,少赚不少钱呢,还得给你攒嫁妆呢。现在这活比以前不轻多了,你就别管了,我和你爹累不着。”

沈意与沈氏话了一下午的家常,拎了一块豆腐回去,沈氏留她吃饭,她说想回去歇歇,就没有留。

在主街看到肉铺,突然想吃锅包肉,便买了二斤里脊肉准备回去做。

买了肉,还需要配菜,在买胡萝卜和葱的时候,正好碰见卖白菜的,秋天白菜最好吃了,顺便买了一颗白菜。

裴允文和同僚出来办差,意外看到沈意拎着东西走在路上,让同僚先走,自己随后到。

慢了几步,转回去,在后面拍了沈意一下。

沈意回头,没有人,裴允文在右边出声:“怎么这个时间出来买菜,不用去牙行。”

“休息一个下午,打算做点吃的犒劳自己。”

“那你先做,我一会过去。”

说完裴允文便匆匆走了。

第77章 他的表白

◎沈意,我喜欢你◎

沈意到家,先将土豆淀粉泡上水,因为淀粉需要泡半个时辰。

然后将里脊肉切成均匀厚片,再用刀将每片肉都拍一拍,使肉里面的筋松散,这样口感更好,切完之后用清水洗干净,捞出的时候用手将肉片里的水攥出。

还需要等淀粉泡好,就先切配菜,香菜切成断,胡萝卜,姜切成丝,大葱只用葱白,同样切成丝,蒜切成蒜片。

调一个糖醋汁,糖,米醋,酱油,盐,再放入一点淀粉水。

淘米,生火,焖铁锅饭。

时间差不多,将肉倒入泡好的淀粉里,用手把肉都涂上淀粉,再加入一点豆油,白色的淀粉糊就变成黄色的了。

起过烧油,用筷子沾点面糊放到油锅里试油温,马上冒泡就说明油温够了,将肉一片片放到锅里,等到肉定型再搅动,因为没倒那么多油,所以分两锅炸的。

出锅以后,等过里的油温降下去些,再迅速复炸一遍捞出,等到油开始冒烟,再复炸第二遍,这个时候看到肉的外壳金黄,露肉的地方变成枣红色就可以出锅了。

将锅里的油盛出来,以后炒菜用。

重新倒入一勺油,油开倒进糖醋汁,不停搅动,熬制粘稠起泡,抬起铲子,能微微挂住就好了,将配菜放里面翻炒一下,一起用铲子称出浇到炸好的肉上,一盘锅包肉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