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个后宫不要也罢(女尊)(29)+番外

作者:李五桃 阅读记录

陆长行面色稍霁,眼尾红痣愈发醒目,似要渗出血来。他沉默良久,才轻言低语:“此言确有几分道理,但曾娘子对朝局一知半解,所涉终究不深。若知全貌便该明白,陛下这三年礼贤下士,未起到丝毫作用。”

裴源追问:“那依君后之见,朕该如何?”

陆长行唇瓣翕动,轻声道:“臣一介男儿,哪里懂这些。”

裴源并不为难他,只反问道:“那朕举个例子,假若后宫诸君团结一致,齐心合力要将君后拉下后位,君后打算如何反击?”

陆长行抿了抿唇,目光淡然,轻声道:“自要制造矛盾,瓦解诸君合围之势,借力打力,坐收渔翁之利。”

裴源追问:“借谁的力?”

陆长行语气轻飘飘的,却透着几分锐利:“最得意之人。”

裴源目光愈发深邃:“最得意之人往往根基深厚,平常矛盾,想必撼动不了其根基。”

陆长行淡淡道:“人皆有欲望与恐惧。”

裴源嘴角微勾,语气似是随意,却透着几分探究:“三朝老臣,权势滔天,所惧为何?”

陆长行抬眸,眼尾的红痣似一点朱砂,红得妖冶。他抚着腕间银镯,声音清冷:“年迈之人,最怕寿数将近;更怕一世清明,临了覆灭。若在病重之际,面对排山倒海的权势流逝,名声损尽,想必一脚踏进黄泉也要奋力一搏。届时,所能仰仗之人只有陛下。而非看似锦簇,实则一团污秽、因利而聚的诸臣。”

裴源目光深邃如渊,轻声叹道:“君后果然是朕的良臣。”

陆长行微微一笑,眉眼间尽是从容:“臣,只是在与陛下讨论如何捍卫君后之位而已,所言若有僭越,还望陛下恕罪。”

第15章

翌日,空气陡然转寒,春和景明的大晟城竟突遭一场暴雨侵袭。

齐翁卿不幸染上风寒,只得告病在府中修养。

于年迈之人而言,头疼脑热本是寻常,一开始无人将此事放在心上,就连齐翁自己也以为躺上两日便会好转。

然而,寒症却突然加重,本就年迈的老臣,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行动皆需人搀扶,尤其不能见风,否则便会咳嗽不止。

每次剧烈咳嗽,心肺似被撕裂一般,不仅呼吸粗重,肺中亦回响不歇,仿佛加了风箱。甚至嗓子像含了刀片,不仅话说的费劲,就连汤药都难以下咽。

起初,尚有朝臣入府探望,并围聚榻前商议朝中政务,可连着六七日未见齐翁上朝,又得知他嗓子嘶哑、连话都说不清晰,诸臣实在不便叨扰,干脆私下商议后,直接将政务呈报给了凤帝。

凤帝对待朝堂之事依旧如常,既不质问,也不反驳,朱批过后,分发执行。齐翁无需操持政务,本该日渐好转,然而,诸多消息传至齐太师府后,她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有时咳得甚至能背过气去。

消失传入凝辉殿时,凤帝正翻阅着大理寺递上来的:刘丝柳死亡案的案册,闻言长长喟叹一声:“都说老小孩、老小孩,这齐翁也真是的,一把年纪了还这么任性,就算惦记朝堂之事,也要顾念自己的身子啊,还当自己是三四十岁的壮年呢。”

她说着,抬手示意门外静候的乌宛白入殿,仔细叮嘱:“朕私库有株百年灵芝,你亲自取了送去齐府,叮嘱齐翁勿要多思多虑,国事自有诸位爱卿商讨议定,众人拾柴,缺了谁,也能凑起一把火。让她少思少虑,好生修养。”

乌宛白躬身退出后,裴源也草草翻完了刑案卷册。

刘丝柳案,大理寺彻查了七日,如今递上的卷册,凶手直指工部侍郎纪妃。

起因是大理寺怀疑刘丝柳的死,与此次工部修缮贡院那三万两白银去向有些干系,故而翻阅账簿,发现经办主事为工部侍郎纪妃。

大理寺顺藤摸瓜,发现三年前因先帝驾崩,工部修缮皇陵时,一场暴雨冲毁了诸多建材,致使工部亏损两万余两,为填补窟窿,主事纪妃被迫做假账。又为掩盖这个漏洞,无奈向地下钱庄借高额贷,三年利滚利已达五万两,而今,钱庄以她家人生命相威胁,她不得不故技重施,欲在此次修缮的贡院的账簿上动手脚,却不想被刘丝柳发现猫腻。

纪妃担心东窗事发,故而铤而走险,杀掉刘丝柳。

这推理果然是条理清晰,有鼻子有眼,裴源倚靠椅背,看着堂下伫立的大理寺卿韩惜灵道:“如此说来,这工部侍郎果然很有嫌疑。”

韩惜灵闻言颔首:“陛下圣明!”

“嗯。”裴源应声,摩挲着指腹上的黑玉扳指随口道:“只是朕有一事不明,这暴雨冲毁建材本是天灾,工部如实上报就好了,这纪妃莫不是脑子不好?两万两白银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让朕拿都要肉疼一下,她一个小小侍郎,怎么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