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宿敌生存手册(123)

作者:晓清秋 阅读记录

宋涟清今日本就是为她筹谋出气的,“阿姊只管说。”

徐诺不再憋着,“此番虽是陛下的手笔,裴思淼可全权首肯,这样不听话的郎君,有一便有二,有二便有三,若不挫尽他的锐气,他往后还有得嚣张呢。”

“我也正有此意,还请阿姊帮我。”

宋涟清颇为赞同,附到她耳边,“申时,我会去西塘巷张媒人家里请她为菱菱说媒,顺道看几个大婚的好日子,待定下我与思淼的婚期,到时他来接亲,你便这样......”

听着她更阴损的招数,徐诺极力压下唇角,“涟涟真舍得?”

宋涟清掩饰轻咳一声,“这些都是无伤大雅的毛毛雨罢了,我素日待他太宽容,才致妻纲不振。”

“涟涟能这般想,最好不过。”

宋涟清脾气极为稳定,裴照林又那般心机,徐诺一直怕她委屈,如今看来,不必忧心了。

计划完毕,姊妹俩边用膳边聊了些大邺成亲礼仪事项。

谈及双方长辈,宋涟清劝阻她写信,“先前便是阿姊为我奔忙三书六礼,此番请江婶婶与徐世叔坐高堂,我怎好意思再让阿姊代劳?合适时日,我亲自为他们修书。”

徐诺只好依她,宋涟清想到旁的事,“对了,春闱过后,殿试也结束了,阿姊的表哥考得如何?”

江元的脾性与裴照林幼时很像,新州时,宋涟清对他的印象极深。

徐诺昨日气昏了头脑,也是今早才得了消息前去聊表贺意,“还成,中了进士的,不日便去翰林院当差,还要多亏了涟涟。”

宋涟清放下筷箸,来了兴趣,“哦?”

徐诺为她盛了碗乌梅汤,“此次三甲,无一太学诸生,据说,陛下殿试后找祭酒元大人发了好大一通火,问他太学为何如此迂腐。

当日你从新州归来,太学诸生对你也是赞誉有加,但殿试时,他们又过于保守了,倒是我那一根筋表哥,认定涟涟这位巾帼为江家救命恩人,误打误撞对上了陛下的心思。”

宋涟清津津有味听着。

朱屹此人虽在私情上偏颇裴照林吧,政事上,他总能拎得极清,担得大邺史上一位明君。

她用了小半碗汤,客气道:“都是江表哥的造化,我可不敢当他的运神。”

待申时寻了张媒人,叶子菱与崔澈的三书六礼缓缓行着,宋涟清与裴照林的大婚时日最终定在五月初一。

*

小满过后,夏意渐浓,枇杷杏黄,杨梅凝紫,颗颗饱满缀在枝头。

裴照林自知酒量一般,特地将喜酒换成了饕餮楼新晋的枇杷酒与杨梅酒。

五月初一这日,最后一遍过目家中宴席布置,确保不会出半分差池,裴照林才着大红吉服上马迎亲。

当下大邺娶亲,时兴新郎亲友团同迎,给足新娘排面。

年轻俊美的郎君们分散开,打马护在新郎车队后头,着实亮眼,谁家娶亲都要被拿出来比较。

尤其达官贵人娶亲,若亲友团的郎君寥寥两三人,便会遭女方亲友质疑轻慢、潦草之嫌。

于是,各家娶亲都会在族中、友中细细挑择迎亲人选。

裴家族亲来了不少,足有三十口人。

裴照林在族中行七,湖州府西湖裴家前几位郎君们早已娶亲,唯有两位小郎君适宜迎亲行列,一位是裴三爷家的大郎裴阙,另一位便是裴二爷的小儿郎裴衡。

因着先前冯党跋扈,裴照林在朝中鲜少与人交往,也只有孟钧、刑部侍郎方砚修和锦衣卫都指挥使许继昌。

冀北一战之后,多了乔进安与陆于微。

许继昌年过四旬。

孟钧因那桩缺德事,哪还敢答应,果断自称宋涟清的娘家人。

方砚修考虑到自己与宋汝的婚事不定,观望态度,后来听到些风声,委婉拒绝。

陆于微和乔进安退回朱屹的亲卫里当差,倒是毛遂自荐。

朱屹对此深感愧疚,另在几支亲卫里选了容貌最上乘的十一人,为裴照林撑场面。

谁知,迎亲队伍被堵在槐店胡同里,连宋家门都未进。

宋涟清料到裴照林的亲友团多擅武,是以,头关置下文试。

崔澈与几位同年研究了不少花样,对对子、飞花令、五步成诗,迎亲的亲友郎君们人人有份。

梨花木梳妆台前。

宋涟清的眉将描好,宋锦传来战况:“郎君们绞尽脑汁,可是一句诗都挤不出。”

徐诺擦拭着一根根银针,失笑,“涟涟第一关就让崔表哥上阵,打定了主意今日不让裴思淼进门了?”

侍女们为宋涟清上眼妆,她配合着轻阖眼眸,“阿姊莫要轻敌,思淼好歹升宁元年的探花郎。”

第64章 大婚(二)

◎“于娘子而言,郎君的容貌顶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