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聚光灯加身之时,她突然黑料无数,在所有人都以为她就此沉寂,愣是在第二年年初给了大家意想不到的惊喜。
她成功从一名汽车油泥雕刻师转身为榫卯建筑雕刻工程师,然而她也不是寂寂无名的普通雕刻工,她更是宁氏七星的幕后掌权人。
通过她自己建,自己经营的民宿,逆天的将原将破产的傅氏七星酒店扭亏为盈。
也成功让菁市宁家再度成为服务业龙头。
“这么说还是有些夸张。”宁泉被节目里剪辑的视频夸的不好意思,此时,她长发披肩变成了利落的一刀切,疆北待久了,脸上的红血丝也多起来,加上彩绳编的小麻花,颇有几分异域风情:“宁氏有很多牛人,靠我自己是撑不起来的。其中,古建筑榫卯结构这方面必须感谢古教授的倾囊相授,我和弟弟宁帆才有了迅速成长。另外经营管理方面,也有各个方面的支持,比如来自J大的智囊团……”
台本上可没有这段,主持人迅速控场,接过话:“哦?竟然还有那么多背后的故事,那不如请宁工给我们讲讲,这一年,这么精彩的人生里,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好,谢谢主持人。”宁泉接过话筒:“应该是我刚刚开始学木雕,团队问,我要不要开自媒体,我说可以呀。结果第二天直播雕花的视频上了热搜,我还纳闷,怎么我刚起号这么多粉丝。然后我的助理南东才告诉我,头一天,我已经被骂上了热搜,说我沽名钓誉,哗众取宠,说是木雕其实全是机器雕的。”
“哇,原来宁总有这么可爱的助理。”主持人捧哏。
宁泉想了想,这其实也不是南东的注意,是风嘉玥安排南东执行的。但没说……
“后来就不少自媒体博主想来采访我,我以为他们只想问我,这么年轻,怎么静下心来,跑疆北干这苦差事什么的。”宁泉清了清嗓子继续道,“但我没想到,他们每个问题都直击心灵,什么榫卯工艺和现代节奏冲突怎么办,年轻人不爱传承怎么办,更有人总是发问,谁谁又说榫卯是他们家的!谁谁也建了榫卯但不说这工艺是我们家的……给我也整焦虑了……”
“那后来您是怎么克服焦虑的?”主持人问。
“是因为我弟弟。”宁泉刚刚一提都感觉到心中的无名火呼呼在烧,但想到宁帆那句话她又静下心来:“他跟我说,别人做什么,你管不了。你只管做你的,我只管做我的!我当时想,也是这么个道理,然后就继续埋头苦干。其实今天早上我来录节目的时候宁帆还跟我说:看,是不是有部分问题解迎刃而解了?”
“哇……”现场所有的嘉宾都被宁泉话里话外的情怀感动。
联想到第六季八位古建筑设计师平均年纪26岁,而且现在宁氏民宿的建设势头那么猛——凡是去过宁氏民宿的游客都说那房子,那院子,处处是讲究,一砖一瓦皆是人文,匠心工程,顶级审美,更是风水宝地,入住后心旷神怡,非常得劲,服务到位,经营有方,简直就是口碑和利润双丰收。
迟早会带动大批就业。
疆北管委会办事大厅,公共区域的电视机上循环播放《搬砖进行时第四季》,这职综俨然成为疆北市的流量密码,文旅局给出的数据喜人,据估算,到年底,旅客数量甚至能番三番。
风嘉玥驻足观看片刻,等宁泉说话的镜头一切,他又迈出长腿,进入后台办公室:“领导,我来拿聘书。”
“哎,老弟,你怎么亲自来啦!”吴处起身,与风嘉玥握手:“宁氏民宿榫卯工艺在疆北市成为炽手可热的文旅项目,上头非常重视,这不就想请您来帮忙,调研看看咱们人工智能有什么可以应用的场景。周局这次肯放人,已经是帮了我大忙啊。”
“吴处客气。”风嘉玥勾起唇角。
这次有机会再和宁泉联手还真不是风嘉玥再次破例,是因为宁氏融资成功,宁泉身价暴涨,也算小有身家。她以宁氏资本的名义,为西北基地定向捐款20个亿,用于科研经费。
此时正值疆北管委会招募人工智能人才,周局投桃报李,让风嘉玥带队前来挂职,帮助疆北建设自己的人才队伍。
吴处亲手将聘书交给他时,风嘉玥郑重道:“谢谢吴处,咱们合作愉快!”
“客气了。”吴处拿纸杯倒了杯茶递给风嘉玥:“听说你和宁总联手在菁市建的汽车之城景点项目竣工了,想去的人已经踏破门槛了?”
确实,景点项目热度根据数据模型计算已经超过预期。不知道吴处怎么这么了解,风嘉玥十分谦虚:“还好,毕竟第一次建这样的主题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