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男的戏精小夫郎(153)

作者:默聚 阅读记录

她从篮子里拿出一包用红纸包着的喜糖,塞到耿母怀里道:“病遇喜,百病消,沾沾喜气,你那娘家兄弟说不定就好了,有些病就是瞧着严重,要不得命。”

这一整包喜糖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价格不便宜,耿母欲推辞,那妇人忙道:“莫客气,我啊,想着你们家我就心中高兴,有知道疼夫郎的男儿,有待儿夫郎如亲子的婆母,你们一家子你好我好的,真真是让人听着就心里暖和。”

她笑着道:“我啊,这辈子没这样的命,没遇到好夫君,也没遇到好婆婆,但是我这眼看着就娶儿夫郎了,我就想着,定要和你一样,也要好好疼我儿夫郎,我儿夫郎也是小时候没娘,以后我就拿他当亲儿子疼着。”

说完把喜糖又按到耿母怀里:“好了好了,快走吧!我还要去布庄扯红布。”

她扣着篮子的手粗糙如树皮,在薄雾里风风火火而去,耿家一家人沉默的往前走,耿母把糖包拆开,一人给了一颗。

味蕾随心,这颗糖吃到口中,苦的人心头难受。

东南大街一切如故,包子,馄饨,面条,羊肉汤......热气升腾在两侧,勾的行人馋虫在肚子里闹着。

“哎,耿家郎君出来如此早?我的包子陷调的极好,可来尝尝?”

“哈哈,王老二,你可真不要脸,你包子再好,也没我家羊肉汤香...”

因是刚摆摊,每个人都忙活着,犹如开了春的嫩芽,生机盎然。

东南大街街头,王千总腰间挎着刀,手里是两个烧饼,瞧见耿耀喊道:“去哪?”

耿耀忙过去,把耿母的说辞又说了一遍,又说请两日假。

王千总好脾气道:“行,这至亲的亲戚你们是得帮着些,假无碍,忙完再回来,军营没什么事。”

耿耀迟疑道:“高田勇他们?”

王千总拍胸脯道:“放心,你的人我护着,我日日去军营,就让他们先跟着我,戴正平找不了茬。”

他咬了口烧饼,道:“还好你们是走路,若不然出城可有的排。”

耿耀不由皱纹:“排什么?”

王千总:“你自己去瞧就知道了,今日出城的马车格外多,奇了怪了。”

宁安县最长的两条街,东南大街和永安大街。

东南大街多平民百姓,小商小贩。

永安大街多文人墨客,富贵商客。

两条街在离城门口一里远的地方交汇。

耿耀站在城门口朝后望去,日头升起洒下金光,东南大街逐渐热闹起来,家家户户推开门,挎着篮子出来买菜。

另有赶着夜路进城的百姓,拎着家里攒的鸡蛋,不顾寒冷下河捉来的河鱼,蹲在街角老实的等着卖主。

永安大街街道比东南大街宽了一倍,两排望不到尽头的马车,前望不到头,后望不到头,耿耀以前都不知道,宁安县竟然有这么多匹马,有这么多马车。

马车移动,马匹发出粗重喘息,耿耀转头看去,板车上用黑布蒙着所拉之物,瞧着马匹移动中吃力程度,上面的东西应有千斤。

耿武不知何时走到了他身边:“我觉得不对。”

他们原想着是耿耀东窗事发,现在这情景,定是有别的内情。

耿耀点点头:“嗯。”

彦遥和纪绍年出来的早些,此刻却还没排到城门口,耿耀让耿家人先行出城,人行和马行是分开的,人出城反而快上许多。

厚哥儿起得早,坐在马车里犯困,彦遥怕他摔了,就把他抱在了怀里,耿耀跳上马车,把厚哥儿接过来。

彦遥揉着胳膊。

耿耀:“胳膊酸了?”

彦遥:“有一些。”

马车突然动了下,不似直行像转弯,耿耀腾出一只手推开窗看了看,纪绍年马车前有个人领着,应是纪县令安排的人,带着他们插队先出城的。

不知发生了何事,但铁定不是什么好事。

“宁安县会是要起战事吗?”耿耀冷不丁道。

彦遥诧异道:“怎会,这里是何处,与国都就隔了一个封洛府,太平了两百年,怎会起战事。”

马车被守城人放行,耿耀最后看了眼宁安县的两条街,连彦遥都这样想,其他人定也是这样认为的。

若是武平县出现这情形,百姓怕是早跟着跑干净了。

心里那股不安难消散。

纪县令在城外安排了两辆马车,言彦老爷已经在封洛府了,耿家所住的地方彦老爷都已准备好,耿家人入了城有人接。

纪绍年从马车里探出身子,忙问:“吴叔,那我爹和小爹呢?”

吴叔看着他,慈爱笑道:“自然是在县衙呢!老爷说你若是乖乖的,过几日就让你小爹去封洛府看你。”

纪绍年哦了声,坐回到马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