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
封函好像一颗巨石按在胸口。*
因为灵晶,就是魔息所化。
萧敖修复灵脉的机遇,早在六年前的南海赖疙,就被祝千龄碰上了。
原著里半分暗示也无。
贾想朝陈乐行点了点下巴:“把灵晶丢回去。”
陈乐行疑惑,陈乐行不理解,但他六年来养成了一种习惯——
听贾想的话做事,说不定祝千龄心情不错,给他涨一涨感化值。
于是陈乐行顺从地把灵晶丢了回去,洞中传来一阵细微的叮当碎裂音。
贾想夸奖:“好孩子。”
祝千龄懵懵懂懂地将脸凑到贾想耳侧,依恋地挤了过去。
贾想的脸侧弥漫着一团白汽,他嘀咕:“坏孩子。”
祝千龄蹙眉。
陈乐行本就迫近零的感化值雪上加霜。
萧敖俨然没有注意到三人之间的暗波汹涌,大大咧咧道:“闻人啊,你这做得不对啊!那人不是说灵晶能治千龄的病吗?你丢了干什么?”
闻言,贾想淡漠地看向他,意味不明地笑了一下。
他先前还在担忧祝千龄体内的魔息会给他带来灭顶之灾,继续走上原著残局。
然而身负魔息的,可不止祝千龄一人。
另一人,还是此间气运最强的天命之子。
贾想长舒一口气,祝千龄发烫的额头蹭着发间,有如小兽依偎。
北川太危险了。
先是起义,后是闻人歌,再是魔息化身的灵晶。
贾想真的能如愿逃生吗?
若有意外,祝千龄要怎么活?快要及冠的祝千龄,在修真界里仍与瞒珊学步的孩童无异。
萧敖虽然不靠谱,但没有比他更好的选择了。
贾想用脚绊上铁门,将祝千龄小心翼翼地倚靠其上,二指并拢,搭在祝千龄的手腕脉象上。
祝千龄迷瞪着眼,一眨不眨地盯着贾想,即使意识已然灰飞烟灭。
贾想闭目,灵力顺着灵脉,熟稔地流淌到熟悉的灵海之中,神识化为千丝万缕,温柔地包裹着祝千龄支离破碎的灵海。
灵海深处,有一线乖巧的红流。
对不起,千龄。
贾想缓缓游向魔息。
我食言了。
第51章
祝千龄醒来时, 耳畔是呼啸而过的云烟声。
他疲倦地睁开眼,精神气沉甸甸的,但四肢却格外轻盈, 以至于祝千龄萌生了一股恍若新生的奇异感。
半晌, 祝千龄回过神来,发觉一直隐隐作痛的五脏六腑尤其平和,他试探性地凝神于灵海,黏在精神上的疲惫感一扫而空。
往日支离破碎的灵海,被人用针一脚一线地缝补完整, 呈现出一派明丽的光景, 祝千龄置身其中, 万千灵流奔腾涌动, 暗处的沉疴早已不见踪迹。
然而清澈如镜的灵海中,依稀可见几滴暗红点缀,如雪中腊梅。
祝千龄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猛然睁大双眼,眼前迷障拨开, 显露出原型。
雪山,围栏, 灵石在炉中滚动,一条笨重的铁皮长龙静静地卧在雪山脚下,行人寥寥无几。
北川向外打着仙凡平等的招牌, 仙家御剑万里,凡人用挖来的灵石铸成长车, 在雪山中穿梭自如,以借代仙剑腾飞。
不过再如何仿造,仙凡之间的差距仍无法被改变, 仙者不愿去坐这等沉重蠢笨的长车,车站深处总有一圈传输阵为仙者准备着。
眼前的铁皮长车似乎遭遇了惨剧,中间半截车厢向内凹陷,业已停运,不少观望的凡民面带失落,背着行囊焦急踱步。
他不是还在哭洞中么?怎么会在此地?
“醒了?”贾想的声音自头顶响起,清冽不乏温和,可祝千龄却从语调中品出些许异常。
祝千龄抬眸,贾想伪装后的青丝将他的视线丝丝切割,他只看见贾想弧线优美的下颚。
“前往涅门的列……盘龙车遭了灵潮,暂且行不了,我们等着他们把传输阵开了。”贾想撩起鬓发,捋至耳后。
祝千龄心跳如雷,一个难以置信的猜想逐步成形。
闻人想把魔息彻底放纵了出来,以此去修复他的灵海损伤。
为何?
闻人想尤其排斥魔息,甚至是对魔窟一词讳莫高深,书案上常年堆积魔窟的相关书卷,却不准祝千龄翻阅一字。
他小心翼翼地夹着嗓,问:“我怎么了?”
贾想沉默片刻,他清楚祝千龄问的是什么,但他心底依旧抗拒着与魔息相关的话题,祝踏歌那一封相当于格杀令的封函还窝在他的胸口,压得贾想喘不过气。
于是他轻描淡写道:“你的灵海痊愈了。”
一旁的萧敖凑过来,满脸堆笑:“千龄呀,灵海康复后感觉什么样?”
陈乐行也满怀希冀地望向祝千龄,他与萧敖你一言我一语的杂乱心声瞬间把祝千龄的思绪占满,以至于祝千龄觉得贾想的态度及其不对劲,却又挑不出怪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