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603)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阅读记录

朱管事只在信里,看到大将军轻描淡写提过一笔。

虎头闻言从驼车上跳了下来,他现在长成了个身高一米七五的精神小伙。

身手只在亲卫首领圆智之下。

出门办差,他是甘大将军最值得信赖的武力担当。

精神小伙一开口,就露出了整齐的白牙:

“朱管事先别急着卖货啊,眼看马上就要到晌午了,请这位行商朋友留下来,让跟来的巴蜀大厨先给你们做一顿晌午饭吃。”

朱管事很儿子兄弟的面子:“那感情好,巴蜀大厨的手艺可是要排着队才能吃到的。”

行商有些摸不着头脑,只能客随主便。

咧着大嘴的虎头,左手一挥。

就有人从车里搬出了,两个约莫三尺高的桶装泥炉来。

泥炉不是啥稀罕物。

但搁在泥炉芯里烧的两个球状物,既陌生又眼熟。

不到一刻钟,泥炉里就蹿出了火苗来。

虎头得意的指着红彤彤的炉芯,给两人介绍:

“这个叫做蜂窝煤,两块蜂窝煤就能炖烂一大锅牛羊肉!”

“啊!这么当用的?”朱管事惊讶得毫不夸张。

行商眼里也迸发出惊喜。

草原上主要的燃料是牛粪,但那玩意的火势很温吞,哪有这种蜂窝煤的火力猛?

虎头见两人都被镇住了,愈发高兴。

他们不是大将军的无脑吹。

而大将军本人是真神!

她让工匠把摊子烂泥和那些石炭渣渣一搅和,用模具就做出震惊了各大营的蜂窝煤来。

好用!

还省!

听说昭武将军亲自烧了好几个蜂窝煤后。

还责怪他们大将军。

好主意就该早早拿出来致富的!

哈密新城里这些天的蜂窝煤和泥炉子,都快卖疯啦。

第451章 热销的蜂窝煤

巴蜀大厨一阵操作猛如虎。

几口泥炉灶,同时开火。

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

十道色香味俱全的巴蜀特色菜肴,就全部烹饪完毕。

烧菜、煮菜、炒菜、蒸菜,全都有。

直把围观众人,馋得口水直流。

饭前。

虎头笑嘻嘻端来一盆温水,走到行商和朱管事跟前放下。

随后又递给两人一块圆圆的、浅黄色的,块状体。

“饭前请洗手,朱叔,你和这位朋友快试这块香皂的清洗效果。”

洗手用的香皂?

朱管事笑眯眯,心里乐开了花:来了,来了!这回又要开眼了。

这玩意儿要是好用,估计在关西都能卖疯。

听大将军在信里提过一句,说造香皂的原材料用的是羊油。

大将军最是懂废物利用。

羊毛线还没折腾出来,洗羊毛产生的废水倒是先派上了用场。

他们甘露川的作坊,又有一家要出名啦。

行商见到香皂也很镇定。

他是见过世面的人。

汉人清洁身体用的皂角、皂豆、猪胰子,都曾经是他贩货的必买清单之一。

也不知这个香皂,与他先前贩卖过的那些有什么区别。

区别,很大。

首先,这个香皂外观看起来就很漂亮。

颜色纯正无杂物。

刚接过来,鼻尖就闻到了一股子非常浓郁的橘香!

清新,宜人!

比猪胰子好闻太多了!

他迫不及待的把香皂在水里泡了几息后,上手揉搓。

“呀!泡沫好多!”

他的手没少在蜂窝煤上抓拿。

只不过搓了十几下,双手肉眼可见变干净了。

最重要的是,洗完香皂的手不仅不干,还残留着淡淡的橘香。

虎子卖力给行商安利: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味道,用来洗衣裳,不仅洗得特别干净,衣裳晾干后都有好闻的橘子香。”

行商听了这话,都顾不得马上要开席。

目光灼灼,迫不及待的拉着虎头询价:“这位小哥,请问这个香皂你们打算怎么卖?”

虎头用一副让你占便宜的口吻,掷地有声:“一块香皂只要五百文!绝不二价!”

行商急得干瞪眼:“猪胰子进货价从未超过一百文!”

虎头表示:

“臭烘烘的猪胰子怎能和我们的香皂比?清洁力不用说,我们的香皂现在研发出了四种香型,有奶香、花香、橘香、茶香。

要提炼这些香料是极其麻烦的。这个月,每种各生产了三千块。要不是朱叔在我们大将军跟前面子大,这些香皂在关西都不够分的。”

就差没说句:你爱买不买!反正我们不愁卖!

行商捂着自己的荷包,默默心塞。

虎头打算逮着一只肥羊,往死里薅。

“朋友你莫慌,我来帮你算笔账!铁锅确实比较贵,还有采买限制你且放一放。

茶砖不用我说太多,包圆价才三万两银。丝绸之路都断几年了?就我们这上等茶砖,在伊里河谷任何一个部落都得遭哄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