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600)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阅读记录

事实证明,这活计高年级的女学生们都很乐意干。

十岁出头的少女们,正是天真烂漫的年龄,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人喜欢比较大片的蕨类植物,只需利用几片叶子就能敲出几尺的景来。

有人醉心于敲打草原上采回来的各色野花,花与叶子搭配,甚美。

每匹拓染出来的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普通的白棉布因为这些图得以升华,身价倍增。

因为这些都是人工捶出来的。

手脚麻利的,要用两天时间。

动手能力差的,五天才能拓染完一匹。

然后。

这种美得像工艺品的拓染花布,尚未在关西敞开卖,就在千多里之外的伊里河谷先火了起来。

织棉纺管事对朱管事飞来的高价订单,无可奈何。

不是不想挣银子。

实在是没有货。

带去牧场的那九百匹,还是她顶着被催单的压力,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新棉收获前,是半年不敢马虎的。

被告知产能跟不上后,朱大管事徒留遗憾。

没有东西可卖,那就继续买买买!

在他持续大半个月的牛羊收购中,阖萨族各部落牧民们的钱包都鼓了起来。

兜里有钱了。

八里城却没有丰富的商品,任这些牧民们选购。

有钱有花不出去,只能去其他城郭转一转。

八里城一个行商见到此景,终于坐不住了。

专程跑来牧场,想从朱管事这里打听关西商品的进货渠道。

朱管事一生要强,怎会在胡人面前露出没货可卖的惨状?

他双手一摊:

“你们汗国并未正式与雍泰朝建交,没有通关凭证的话,你东去最远只能到委鲁母。”

行商跑商多年,还去过东京数次,他对这些情况表示理解,然后谦虚道:

“去关西是不敢想的,如果能从大管事手里采买也是好的。”

朱大管事勉强维持面上的镇定:

“那你说的具体一点,到底想采买些什么?”

行商目光灼灼的盯着他:

“不拘什么,只要是你们汉人觉得好用的、好吃的、好看的,都行!在价格上一定不让大管事吃亏!”

该行商过去在两国间往返了十几年,他在贩卖商品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个定论。

那就是:

汉人经常用的,就是好的。

汉人追求的,就是流行的!

只需在买回来的商品前,加上汉人推荐几个字,牧民们就会盲目跟风!

朱管事:大国风范,具象化了!

送走什么都想要的胡人行商,旁听了一耳朵的曲大仙等人,搓手:

“那在这里酿出来的烧酒,算那里的特产?”

朱管事振振有词:

“酿酒的师傅是汉人,装酒的坛子来自关西,酿出来的酒,当然还是咱关西的特产!”

曲大仙:“......”

第449章 被带飞

次日,总兵府。

熊真的大嗓门在议事厅响起:

“哈哈哈,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大将军府上的管事是个人才啊!”

夸甘明兰她自己,她通常会谦虚几句。

赞她下属,镇西大将军只会实诚的表示认同:

“多谢侯爷赏识!朱管事确实颇有商业天赋,以前让他管着将军府的一摊琐事,真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众将领找准机会,直球拍马:

“是大将军慧眼识珠,谁家的管事有朱管事这般能干?昂家的管事,能把家里的琐事管明白都已经用上九牛二虎之力了!”

“说来也是大将军御下有道!咱都没有大将军会调理人。不信你们再看先锋营新收的那帮狼崽子,这才多久就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

甘明兰头回直面这群武将的溜须,还有些不适应。

不怪将军们对她这般热情,谁不想交好她这个下任关西第一人?

下属们的心情,熊真也能理解。

论对关西的贡献,镇西大将军就该排在他前面。

明白是一回事,直面的时候又是另一回事。

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在脑子里哄了自己好几轮,还得继续主持今日的议题:

“嗯,是大将军会用人!朱管事此番从伊里河谷用平价买的牛羊,马上就能派上大用场!”

什么大用场?

春耕都已经结束了!

他的话,不由得让下属们思绪有些发散。

有那心思浅的,脱口而出:

“侯爷,啥情况?是有人把手伸到咱关西来了

?这胃口是不是也太好了些?”

其他武将话接得也快:

“侯爷你有事尽管开口,无论是谁,休想在昂们关西占便宜。”

“对!这些牲畜采买的本钱,还是咱们后勤创业中心拿的,不是说好要贩卖去凉州的么?军需部与人都把价钱谈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