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要脱口而出,就瞟见了隔壁威武将军府来人寻问出了什么事?
几人穿着制式布甲,右手还把着腰间的刀柄。
祁家家主又把话给生生咽了回去。
来之前,祁家众人还都信心满满。
祁冬玉在商都的这两年养得好,虽然嫁过人,但没有生育过,看起来颜色比以往更多了几分丰腴。
如此这般的美少妇,多得是有人娶。
更何况,她们祁家绣楼最值钱的就是祖传的绣技。
娶了自家闺女,就相当于娶了一个聚宝盆!
在关西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想发展成为一方势力,更离不得银钱了。
威武将军武力值再厉害,也是甘家已经出嫁了的姑姐。
甘明福这个千夫长,才是甘家顶门立户的人。
甘家有权,祁家有钱。
如此好的姻缘,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吧?
不得不说。
祁家人对甘家的了解,还是太片面了些。
也许是这几年在商都长了不少见识,结交了不少权贵,对自家有了过高的认知。
也许是祁家绣楼有太后娘娘这个活字招牌在,不管商都之前有多乱,都一直屹立不倒。
银子是真的赚得海了去了。
谁知,好运不常在。
年纪轻轻的太后一时想不开随了小皇帝而去,那些以往对她家绣楼很是客气的官员们,马上就变了脸。
各种盘剥,手段极其阴损。
全家人不得不打道回老家。
不成想,大名府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大名府了!
成为了军阀混战的争夺地。
像她家这样无权无势,还怀揣着巨额财富的商户,是绝对不敢在本地停留的。
祁家儿媳回娘家时,恰闻自家叔叔方墨林有带全族去边关投军的想法。
儿媳妇回夫家一提,这不是瞌睡来了遇到枕头了么?
祁家人说尽了好话,才被允许与方家同行。
起初,是真没想过或许与甘家还有什么交集的。
奈何金州关的百姓们就是甘将军的脑残粉。
关于甘将军,还有甘将军婆家娘家的二三事,真真假假,这些人都能吹出个七七八八来。
方墨林一听,还去什么怀庆府?
关门弟子不能不管他这个先生吧?
祁家人更是在私底下商议了又商议。
根据他们过往对甘明福的了解。
这绝对是一个正人君子,且以他对前未婚妻的喜欢,再接受起来,问题应该不大。
祁母都打定主意了。
只要甘明福不计前嫌,她就做主把今后要开的祁家绣楼作为冬玉的陪嫁。
结果!
紧赶慢赶的,就听到了准女婿说马上要成亲的这个晴天霹雳。
祁家人不信,祁家人不服。
想要使出无往不利的金钱大法,打听甘明福的消息。
万万没想到。
此话一出。
刚刚眼珠子还落进那一百两银票的客栈小二,立马翻了脸,甚至还叫来了自家掌柜。
“昂怀疑你们是混入甘露川的奸细,竟然敢贿赂打听昂们甘露川关军的消息!你们是自己走,还是昂让人赶你们走?”
啥?
奸细!
祁母傻眼了。
这家掌柜根本不听祁家人的解释,径直找来了十几个关军把祁家二十几口人全给赶出了客栈。
诺大的甘露川新城,客栈明明有十几家,竟没有她家人的容身之地。
不是甘露川新城的子民,天黑前要是还没有投宿成功的,必然是会赶出城的。
于是乎。
养尊处优这些年,也就来关西路上吃了些苦头的祁母,华丽丽的被气晕了过去。
自始至终被甘明福无视的祁东玉,更是在两个姐姐和嫂子的冷嘲热讽中羞愤得差点没有投缳自尽......
第396章 感谢不嫁之恩
甘府,书房内。
方墨林看着自家弟子的神色,欲言又止。
甘明福好笑道:“山长您有话就问,弟子自是知无不言的。”
方墨林斟酌了好一会儿,终究还是问出了出来:
“正泽,你可还恨祁家?”
祁家再不好,祁家儿媳也是他的嫡亲侄女,血缘关系没法说断就断的。
甘明福摇头:
“实不相瞒,刚退婚那会儿学生确实也钻过牛角尖,埋怨过流民起义耽搁了朝廷科举取才,也后悔过力求稳妥没有在十四岁那年下场考秀才,甚至还检讨过自己是不是对祁家小娘子不够上心。
至于您说的恨?真不至于!想学生当年不过就是一个白身,且家里那点家资比起祁家的家底,也不够看的。学生的人品和才情,也不足以让祁家权衡利弊后继续结亲。
再后来到了边城,学生才知道,儿女情长在国家的生死存亡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还好,学生的学识在边关还有些许用武之地,加上姐姐靠着军功在边关杀出了名号,学生全家在边城的日子比在乐至县不知好了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