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521)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阅读记录

哦哦,酿酒需要用到的雪莲还得跟着鼠大王,跑一趟雪山之巅摘回来!

本就忙得团团转,还要再种一季冬小麦?

手头的活计,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但甘明兰也说了:

“不要拿我们甘露川这季春小麦的产量和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比!他们那一半的盐碱地能得一半的产量就很不错了,如此一来,四个卫所的粮食怎么够七十几万人吃到明年?”

众人面色肉眼可见的萎靡了起来。

真的。

半个多月的麦收,每个人都晒脱了好几层皮。

一年要是来上这么两回?

真的吃不消!

之前边城军屯,也有几年试过种两季麦子。

但地里的肥力实在是跟不上,两季加起来都比不上甘露川如今一季的量多。

从内心深处来讲,真没有人想要一年受两茬罪。

甘明兰双手一摊,和他们摆事实:

“可一旦甘露川的麦收产量报到总兵府,这片肥地的名声就会响彻整个关西。不待我们自己提交冬小麦的种植计划,熊总兵他们铁定会给我们直接下达任务的。”

古千夫长咬着后槽牙,愤懑道:

“那也不能只逮着咱们甘露川一只肥羊死命的薅羊吧?咱拢共也就两万多口人,还得分出三分之一来建房子,人手根本不够用。”

“所以,到时候只要熊总兵提要求,古千夫长你就向他索要一万户移民到甘露川来。”

“对哦,除了委鲁母,其它卫所都有移民,凭什么咱们甘露川的军属就要事事亲力亲为?”

熊总兵:“......”

真是不经夸,天天就知道催着要人。

但冬小麦,真的很有必要再种一轮!

“你们甘露川是所有卫所里地理位置最好,土地最肥沃的,还得继续垦荒,冬小麦最少要种六万亩。”

古千夫长:“......”

一万户移民差不多有四万多人。

冬小麦的耕种面积,居然被要求翻番了!

第389章 再见圆通

要问这回的移民从哪个卫所挤出来?

还得是瓜州卫!

瓜州卫也是沙尘暴的重灾区,移民人数最多,存粮捉襟见肘。

要是瓜州卫不乐意往甘露川输送劳动力,他们就得不了甘露川的救济粮。

于是乎。

在夏历八月初冬小麦种植前,整一万户近四万移民就被送来了甘露川。

关于这些人的安置问题,古千夫长等人很有顾忌:

“将军,四万人可比咱们卫所的关军和军属加起来还要多一倍,对这些人半分不了解,要是和他们混居在城内,怕是容易出乱子的。”

甘明兰表示:

“不用和军属们混居!让他们以村为单位,分散居住在接下来要垦荒的地里。农具、麦种和牲畜任他们用,每户的任务地先给个五亩,提前给每户预支五石粮,瓜果和菜蔬也免费供应。”

“将军大气!”

“有了这五石粮,不怕他们不乐意垦荒!”

“嘿嘿,还要和这些人好好说说,咱甘露川不比瓜州卫,这里可没有黄沙埋麦地。”

“......”

移民们是万万没想到,甘露川居然是个神仙地方。

目之所及除了巍峨的雪山,就是大片的牧场。

牧场上的牲畜肥得流油。

那些个孕期中的马儿,骆驼,看着就让人眼热。

吃着狗米草长大肥

羊,也提前贴上了秋膘。

最让他们高兴的是。

这里雪山融水汇成了大河和湖泊。

冰山融水清澈甘甜。

比起瓜州卫的水渠来,这里的生活用水可不太便利了哟。

一来,就喜欢上了这个宝地。

结果一打听,好嘛。

人家甘露川的卫所将军还是个实力强悍的。

任务不重,福利多多。

更有新城工地搬砖的活计干。

卫所的关军们宣传的是:

“家门口的干活,杂役最低一天五十文,手艺最好的大匠师一天两百文,可按天结算!”

听到这里。

移民中发出阵阵惊呼。

“仁慈啊,甘露川的将军仁慈啊!居然愿意提前给咱们五石粮,真真是救了老汉全家六条命。”

“五亩荒地的任务不算重,我们一家五口人只要两匹马,半个月就能给收拾出来。”

“军爷,上哪里领粮食?赶紧带咱们领了粮食去分地吧!早点种完冬小麦才好上工地搬砖呐。”

“......”

就在这一声声催促中。

一个身高八尺,头发胡茬乱糟糟,全身瘦得只剩下一个骨架了的大个子男人,拍了拍背上面黄肌瘦的耷拉着脑袋孩子的屁股。

“师弟你莫要再睡了,有饭吃啦。”

“咕噜噜......”

提到吃饭,这个八尺大汉的肚子各种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