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的!主街上的院子价格不便宜,辅街要便宜上三成。”
“
到底有多贵?”
“主街的商铺院子在二百两左右,辅街最普通的也要八十两。”
贵吗?
先锋营的关军们差点没笑出声来。
要不是限购,他们一口气能买上十套的。
就连上了年纪的老兵卒都在琢磨:
家里孩子三个,一孩买一个院子做不到,但要买一个辅街的院子,再分成三份,一个孩子得一个铺子一个二楼房间行不行?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问的。
甘明福点头:“行的!可以让卫所给开具一份或多份店铺房契!”
有房契,就能在市场上买卖流通。
所有人都疯狂的心动。
铺子的影子都还没有,现在就恨不得把房款交到卫所里。
有人看好甘露川新城的商业街。
也有人在研究旧城的改造规划。
却原来。
他们现在挖地窝子住的唐朝遗址,在新城建成后,就会被改成马场。
马是甘露川卫所最宝贵的财产之一。
不提从罗刹人手里得来的战马,先锋营先前配置的胡马,甘露川如今拥有的马匹数量已过万。
最是难得的野马,也被鼠大王筹齐了九十匹。
最近半个月已经有二十几匹母野马开始发情。
别看卫所的好马多,但任哪匹都跑不过野马。
尤其是马王。
就连西北王都屡次来信,心心念念的都是有马王血统的小野马驹。
故而,这个马场会大修特修,往好里修。
新城与旧城之间留出了三十亩地。
今后,这里三分之一会用来建学堂,剩下规划分别是蚕室和织锦坊。
这些都是一期工程,优先修建于其它。
甘明福对学堂做了重点解释:
“甘露川的学堂和关内那些科举学堂不一样,有男校和女校之分。两个学堂的学费全免,还会给学生提供一日三餐。
男校招收军籍五岁到十三岁的男丁,课程与甘将军亲兵现在学的一样,文武皆修。
女校招生的条件与男校一样,只在课程上与男校不同。
所用的夫子要么是五十岁以上的老者,要么是女夫子。
女校上午统一学读书习字,下午是专业小课堂。专业课教授一些实用的技艺,如:织锦、刺绣、烹饪、雕刻、医学、酿酒等。
学生可以把所有技艺课上一遍,半年后再根据兴趣和所长选择一个技艺专注学习。
男校的优秀毕业生,在甘露川卫所入伍时职级拟定是什长。
而女校的优秀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卫所的织锦坊、绣房、医馆里、葡萄酒坊里上工。
第一年的月俸不低于一两银,视上工能力表现,年年都有加俸的机会。”
“嘶......”
众人哗然。
甘千夫长的话,代表的就是甘将军的意思。
免费上学堂,本就够惊掉人眼球的了。
女校里教授的这些技艺,妥妥的实用。
学好了,还能得到一个月赚一两银子的工作。
那是工作吗?
那是养活自己的底气,更是一份可以带到夫家的体面嫁妆。
都是有闺女或者孙女的人,再是重男轻女也没有不盼亲骨肉好的道理。
不提新城可以买卖的商铺令无数个家庭心动,要开女校的消息传出去后,反响异常激烈。
怀孕的小媳妇儿们也心安了不少。
心里想着,这一胎要是生不出儿子也不怕,闺女只用养到五岁,就能上学去!
第373章 开荒
几天后。
一群半大小子满卫所的吆喝。
“快去看热闹咯,第一炉青砖出炉呐!”
“夏老爷子抱着青砖在哭鼻子哩。”
有那好事的,从地窝子里探出头来好奇问:
“老爷子为啥哭鼻子?是青砖都烧坏了吗?”
“这有甚好哭的?去年挖出来的黏土都堆成了山,一窑不中用就烧多几窑呗!”
半大小子们哪里有功夫停下来给人详细解释。
喊了那么几嗓子,一溜烟就跑没了影。
喜欢看热闹的,跟在后头往大河下游的砖窑坊跑去。
走到包围圈外竖起耳朵听了半晌,才搞明白。
原来人家第一炉砖头烧得相当成功。
哭的那几嗓子,就是喜极而泣。
眼下,夏老爷子正满面红光的指挥着一群人,把刚出窑的砖头泡进水池里。
这是整个青砖烧制的最后一步,冷却处理。
边指挥,他还边和包围圈里的众人解释:
“泡足了水的青砖,粘性和韧性最好,以后遇冷遇热都不会干裂,用这样的砖头建出来的房子或城墙,用上几百甚至上千年都不朽!”
“老爷子,青砖这么好,那昂家要是买上一座青砖院子岂不是能住七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