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一株桑树苗就有一文钱,全家老少出工,一天挣上一两银子绝对没问题。当天种,当天结算工钱。”
妇孺们积极响应:“为家主做事,不拿工钱咱都乐意干。”
当然,要是有得工钱拿,干得就更带劲儿。
妇人们虽然在雪地靴这桩买卖上挣了不少银子,但家底比起先锋营那些先富裕起来的军户们,还是差距甚远。
先富裕起来的先锋营军属们疯狂摆手:
“瞎说,我们也想来挣这一份工钱,以前过了多少年的苦日子?如今可不敢拿着家里男人的战利品,坐吃山空。”
亲兵军属们疑惑:
“哪里就坐吃山空了,年后不都有军饷领了么?听说你们先锋营还拿的是最高额度的!”
说到军饷这事,先锋营队员们的家属是真有一肚子话想说:
“是啊,关西九卫最高的!甘将军这个统领先锋营的正四品将军,月俸是五两银。而昂家大儿,每月只有区区八百文!”
“这就八百文,咱也不敢嫌少呀!要不是有哈密新城正在开采的石炭支撑,就连这八百文都没有得发。过去十几年朝廷没给发过一文钱军饷的日子,咱可没有忘。”
“所以植树这活儿昂们都乐意干,昂手脚麻利得很,干上四五天就能挣到昂男人一个月的军饷啦!”
“......”
朱管事:“好好好!愿意干,都干去吧。”
还真把整个大营里的妇人和孩子们,都给发动了起来。
要问男人们都在干啥?
赶在春耕前,和稀泥、制砖坯。
地窝子再好,能好得过砖瓦房?
第372章 新城规划
甘露川今年的主要任务除了屯田就是基建。
故而,男人们现阶段的重心都在制作砖坯和搭建砖瓦窑上。
新城该如何建,工程还得有专人负责。
一个能写会算且能明白甘将军城市规划意图的人,非甘明福这个有举人之才的千夫长莫属。
甘明兰就那么把要求一提。
甘明福带着左家那帮制图队的人忙活了半个月,就把这个规划图落实在了沙盘微观图上。
这天上午。
十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兵卒,还有古千夫长等人被请了来。
当他们看见那个,暖房一角的被命名为甘露川新城沙盘时,惊艳得合不拢嘴。
这城外又高又阔的城墙。
这城内齐整的大街小巷。
还有这连通大河的护城河,这城内各家院门前流经的小河。
沙盘里有水在流。
对这些刚扫完盲的大老粗们来说,真真是比看那什么图纸要直观得多。
身为该沙盘的总设计师,甘明福就给众人讲起了新城这番设计的缘由。
这一讲,就讲了两刻钟。
众人消化了半晌,才纷纷提问:
“听甘千夫长的意思,这个沙盘上新城的大小,大约是唐时旧址的二十倍大!咱卫所现在的常驻人口也就两万多,会不会太大了些?”
建好这么宏伟的一座城池,最少也得一两年。
咱之前还期待在下半年就乔迁新居呢。
有人当即反驳:
“大甚么大?你看这些院子的户型就有好些种。这片最密集的,数量最多的是一进四合院。
四条主街和四条辅街两旁的,都是连成一片两层楼。这些明显是用来做商铺用的,还得留出后院的位置来。
照沙盘上的格局来看,占地最多的其实还是这种二进和三进的大院子。”
反驳之人在心里直骂娘。
你是不是傻?
以你百夫长的身份,最差也能分个二进院的吧?
早一年晚一年的建成有啥关系?
是啊。
谁不稀罕这种大宅子?
数一数,沙盘上的二进院有六十座,三进院二十座。
百夫长和千夫长们打着眉眼官司。
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兵卒想得要远些:
“一个猫冬下来,眼看着卫所下半年就能添几百个小孩,孩子今后只会越来越多,他们长大了娶媳妇儿了,当爹的不就得给孩子分家么?现在烧砖烧瓦建房成本低,有能耐的买多一个院子,那才真是为子孙后代谋福利。”
是哦,真金白银买院子行不行?
甘明福点头:
“一进四合院是为基层兵卒修建的,二进院对标的是百夫长,三进院是千夫长和千夫长以上的将军。
这些院子都属于甘露川的卫所财产,建成分配后,住在里面的军属只要后代一直有人入伍,且有相应的职级,都能一直免费住下去。
公开出售的,是四条主街和四条辅街上的二层楼院子。可以整间院子的买,也可以购买院子一楼的单个铺面。一个户籍本,限购一套院子。”
“真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