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雪白的棉花里,正躺着一只镶嵌宝石带豹柄的金杯。
金杯的表面是菱形格纹,每个菱格中都镶嵌了一枚宝石。杯柄是一只体格矫健,腰身细长的黄金豹子。
金杯个头不小,光重量都有小一斤。
且金杯上那十几颗颜色鲜艳,粒大且透亮的宝石,一看就是珍品中的珍品。
这东西,只有贵族才配拥有!
带去西京城,绝对能卖出个天价来。
妇人的手颤巍巍的摸着金杯上最大的一颗红宝石,嘴里呢喃:“发了,发了......”
年轻的儿媳妇咧着嘴,指着箱子里另外两个小包袱给婆婆看。
一小包里,全是金镶玉的西域特色饰品,工艺异常精美。
另一小包中,装的竟然是大户人家用来打赏人的碎金子。
这些碎金子做成了一个个,只有拇指大小的,各种葫芦、甜瓜、葡萄等模样。
用手掂掂,不低于十两。
在这两小包黄金饰物的衬托下,木箱中那一小匣子里齐齐摆放的十个十两重的银元宝,反而成最不起眼的存在了。
此外。
箱子里还有两个拨浪鼓、一堆小木刀、小木马等小玩具。
有些是刚刚做出来,还没来得及打磨。
但熟悉这风格的人就知道,这是双胞胎他们爹利用休息时间,亲手给儿子们做的。
也就是这些满是父爱的小玩意,令两个失去亲人的妇人忍不住的心酸。
之后婆媳俩又忍不住抱头痛哭。
“啊!昂的儿......”
“哇......娃他爹......”
她们在哭,傻儿子/男人心里有孩子,有家。
她们也在哭,傻儿子/男人用自己一条命,换来了全家三代人的衣食无忧。
妇人哭到最后,想着:这下好了,再也不怕儿媳妇撒手改嫁后,她自己养活不了几个孩子了!
年轻媳妇:什么改嫁?她是疯了么!
是烈士军属的大院子不好住?
还是一年只交两成粮税的良田,它不香?
卖了那只镶了宝石的金杯,她今后都不愁给两个儿子娶媳妇儿拿不出体面的聘礼。
改嫁给其他军户?
那她还要经历一回,男人在前线拼命,自己在后方独自怀孕、生孩子、伺候婆婆的日子。
又或者运气不好,还会再死一回男人!
那样的日子,她已经过了快两年。
并没有多好过。
不仅要下田,家里还有洗不完的衣裳和刷不完的碗。
如今,婆家好不容易因为死去的男人而能过上好日子,她一天好日子都还没过过呢,怎会改嫁?
这一夜。
当所有的烈士军属们,打开那一口贴了封条的箱子。
终于明白了甘将军的那一句保证,有多真。
一人入先锋营,真的能养活三代人!
第290章 惊人的物价
随着先锋营两万多军属入驻哈密卫。
哈密城商业,如光速般恢复。
本地商人们在汉军收复哈密卫后首次开门营业,就被这惊天的购买力给砸懵了。
白日只忙着闷头做买卖,根本来不及思考。
天黑打烊后,相熟的几个胡商很快就聚集起来,商议这一神奇的现象。
胡商甲最先发起疑问:
“要说汉军军属们甜瓜几十百来斤的买,能理解。行商们曾说,我们哈密的甜瓜运到汉人关内的州府,能卖一二两银子一个!现在一两银子能买五百个,这些人知道价格这么便宜,肯定要把甜瓜吃个够。可是,馕饼有甚好抢的?”
胡商乙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差点没气得跳起来:
“艾木都拉,做人可不要太贪婪了!什么叫买甜瓜是应当的!甜瓜再好吃能当主食吃吗?我们家的几个馕坑可是传了三代人的,祖传的手艺,真材实料还价廉物美,怎么就不配被抢购了?”
胡商甲忍不住翻了对方白眼:
“安卡尔,你以为你是什么好东西?你那祖传的馕饼在汉军来之前,一钱银子可以买二十个,现在怎么就提价到了一钱银子十个了?关键是,你连自己人也卖这个价!”
他的话惊得胡商乙打了一个激灵,就怕不小心被巡街的汉军听了个正着。
但又很快他又反应过来了,汉人听不懂他们的维语。
最后,他还为自己找了一个好借口:
“不是我安卡尔坐地起价,汉军收复哈密卫后我们就再没有出过城,家里存的麦子本就不多了,提高价格是想让大家少买一些,这样我家的买卖就能做得更长久。谁知,这些汉军家属们这么有钱呢?送上门来的银子不能不要吧?”
“呵!”
几人同时发出不屑的冷笑,这个安卡尔最为奸诈,听说他家粮仓里存的麦子,多得都能养活半城的人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