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381)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阅读记录

原话是,让他帮着给姐姐置办一个新家。

可再看眼前。

将军府都有了!

院子的几间正房,还自带了一水儿溜光水滑的黄花梨家具!

可见这宅子的上任主人,非富即贵!

他想为将军府添置点东西,看了半天都不知道还缺点啥。

不提游击将军府,给刚到的婆家和娘家人带来了多少欣喜。

就说甘明兰所带领的先锋营,以日行二百里的速度行军,第五天晚上就发现了胡人的第一批斥候。

胡人是真的来了!

已经在离关西七卫千里之内的路上。

话说,早在半个月之前。

喀什葛尔汗国王庭先后收到了关西七卫被夺,哈密忠顺王和数十贵族以及家人,被邶军生擒的消息。

消息如一道晴天霹雳。

王庭里全是各方势力和贵族们讨伐邶国的声音。

他们没有想过用赎金去赎人!

这一轮讨伐还没形成具体报复方案呢,火州弓骑兵团灭的噩耗再次传来。

一下打在了七寸上!

多方人马,彻底怒了!

虽然喀什葛尔汗国现在已经过了全盛巅峰期,但这些年来的疆土还在缓慢拓张中。

哪怕去年那场圣战折损了数万骑兵,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喜人的!

他们兵强马壮!

他们的老将军还能拔得动胡刀!

喀什葛尔汗国是一个全民信伊斯兰教的国家。

国内有两个主要宗教势力,一方信徒喜爱佩戴黑色皮帽,另一方则是白帽白袍。

两派和卓(教派领袖)在游牧民和城邦贵族中,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每一次的汗位继承人的任命,实际是两派之间的竞争结果。

当代表黑帽势力的国主提出,要举国之力远征邶国时。

白帽和卓(教派领袖)当场提出了反对意见:

“据可靠的消息,邶国的老皇帝已经入了土,现在继承皇位的是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

小皇帝刚坐上皇位就发了明旨,让边关守将等带兵进京护主,可惜邶国的九边重镇都没有总兵响应。

辅佐小皇帝的摄政王,就将同样的旨意发给了那些作乱的领命首领,甚至许以异姓王王位!

现在他们的乱民首领们为了争夺王位,强得可怕!听说连一向不理朝廷的江湖人都动了心思,纷纷涌入了商都。

汗国这时候举国之力攻打邶国,不仅会引发西北边军的强烈反抗,说不定还会让这些边军首领们联合起来一起对付汗国。”

白帽和卓(教派领袖)的利益共同体们纷纷表态。

“攻打邶国确实还没到最合适的时机!再等等!”

“举国之力怎么举?几十万人出征所需要的粮食就不是小数,实在太过劳民伤财了!”

“......”

黑帽和卓(教派领袖)对邶国内乱也是有所耳闻的。

不过去年的那场圣战,就是他们这一派系的圣骑士损失最大。

这回提议举国之力攻打邶国,未尝没有想要削弱白帽和卓(教派领袖)势力的意思在里面。

但,毕竟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强大汗国。

两派的野心,整个西域是装不下的!

他们希望将把真主的福祉,传到更广阔的土地上。

黑帽和卓(教派领袖)以及他的跟随者们,再次商议后也修正了之前的计划:

“汉人口中的关西七卫,既然已经成为汗国国土一百多年,再是没用,也不能从我们手里被人夺走。

不然,其他被汗国兼并的部落和地方首领,就会有样学样!

汉人数百年前修的卫所和民宅早就被焚毁,邶军想躲都没地方躲去,而且大漠中也没有天险可守。

难道这样利我们大好的局面,圣骑士们还不能将对方数万驻军拿下?

杀了他们,然后就等在那里!

一旦探子传回邶国边关重镇相互厮杀,只他们耗尽一定量的兵力后,和平关外的圣战士们就可以长驱直入中原!”

白帽和卓(教派领袖):

“就怕不那么容易彻底将这些邶军杀光,邶军是军户制,说不定他们的家人就在来关西七卫的路上。”

黑帽和卓(教派领袖):

“来得好!军属不是老人就是孩子,让捕奴队的人随行,到时候把那些男孩子统统抓回来当奴隶。”

“......”

重新夺回关西七卫,就会打掉邶军嚣张的气焰。

关西七卫地势平坦开阔。

对广大弓骑兵来说,进可攻入和平关,退则回到大漠里。

再没有比这更稳妥的方案了!

之后。

各城邦贵族们大约花了半个月时间,才筹齐了足够大军吃上一年的口粮。

要不是今年的小麦刚刚丰收,举国之力让这么多人在边境上等一年,还是有些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