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的声音有点发抖,还是顶着压力,把他们过关时检查的仔细程度一一叙述。
印证了自己的想法后,赵牧云倒也没有为难对方。
他待对方把话说完,才问:
“走路的人你们都查了,那前面马车和牛车的军属们,你们也是这般检查的么?”
小兵楞了几息,脸色一下僵住了:
“回......回总兵大人的话,因为乘车的都是军属,只要驾车的下人出示他们主家的卫籍,夫人和公子们是不用下车的。”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也明白为何他们费了这么多人守着,也没有找到人。
原来这位大小姐早就跑远啦!
好在,总兵大人没有怪罪他,挥挥手就让管家带他下去用饭了。
赵牧云回了后院,把他的猜测与金州关检查的结果与姜氏一说。
姜氏都被气笑了:
“难怪派了两百多人出去都没找到她!这个死丫头肯定藏在谁家的马车上呢!她怎么就这么能?这性子到底随了谁?”
赵牧云摸了摸鼻子,还安慰夫人道:
“既然她敢上人家的车,一定是认识的熟人。有车乘坐倒是吃不了什么苦,多半人家还拿她当贵客款待呢。”
“呵呵!谁家会这么不轻重?认识的人,还能由着她一个及笄待嫁的小娘子这般胡闹?就不怕侯爷您怪罪下来,影响了家里人的前程么?”
的确如侯夫人姜氏所说。
认识她闺女的人家,是不可能在不告知他们夫妻俩,悄摸带走人的。
倘若,此事放在一个五岁大的孩子身上?
那就完全说得通!
因为怀庆府的难民扰乱了州府百姓的生活,侯夫人姜氏在醉香居开业之后,索性就在边城住了下来。
怀庆府还是有些世家权贵的,她的身份不是最高的。
但在边城。
她绝对是第一人。
能经常见着自家男人,每天又有不少参将夫人来溜须她,日子简直不要太美好。
可惜,赵染就不是能安心在后院绣花的小娘子。
她是甘味鲜和醉香居的常客。
吃美了还会在边城的大街小巷里溜达。
边城也就屁大点的城市,三五天的新鲜劲儿过去,她就嫌没意思。
最后也不怎的,就成了三十六号院的常客。
肥仔和圆圆,一个带着童真的憨憨,一个长相是人见人爱。
她与俩娃很是玩得来。
甘明兰率先锋营西征的壮举,其偶像光芒差点没亮瞎她的眼。
敬佩之情如滔滔浊河水。
言语间,常常是各种彩虹屁。
认为自家娘亲是天下第一好的肥仔,更是把这位姨姨引为知己。
两人的友谊都建起了高楼大厦。
但是,当左家人要搬去三千多里外的关西七卫的日期确定后。
赵染就抱着肥仔大哭特哭。
“嘤嘤嘤,仔你去了关西七卫又会认识很多新朋友,到那时准会把我给忘了。”
“哇哇哇,仔仔,我舍不得你!你走了,我上哪里去找你呀?”
肥仔也被哭得没了法子,小脑瓜想了半晌,才试探着提议道:
“姨姨要不要跟着窝去新家认认门呀?知道窝家在哪里,以后就常来常往!”
对方拼命忍住笑,幽怨道:
“可,可是我娘都不让我出门的,天天把我关家里绣帕子,我该怎么办?”
小家伙想了想:
“那......那就不告诉你娘!姨姨你到时候就躲在窝家的车车里,窝家车车好大的。”
“好好好!仔啊,你的脑瓜子怎么这么聪明呢?我就没想过还能这么干,那我们说好不能告诉旁人哦!”
“窝是君子,君子一言,很多马都追不上!”
“......”
就这么地。
孩子把这事儿,当成了一件与好朋友约定的秘密来干。
一路上经常主动催他祖母下车去透气,他自己在车里帮着妹妹。
实际上,就是方便赵染主仆出去如个厕什么
的。
靠着走前主仆俩人准备的胡饼,还有甘父甘母给大外孙准备的肉干,好端端的活到了现在。
眼看着马上就要到和平关了。
甘明福和左文康手里的活计,终于告了一个段落。
两人上了驼车,要与儿子(大外甥)和闺女(外甥女)亲香亲香。
结果。
还没登上车,车厢里间就钻出来了两个大活人。
吓得左文康和甘明福两人,脚下一个趔趄差点直接磕了一个。
半盏茶后。
周围的军属们,都听见了左家的驼车里传来了一阵震天动地的哭声:
“嗷嗷嗷,爹爹,爹爹,窝错了!”
那个平时看起来温文尔雅,如芝兰玉树般的左秀才,声音里带出了几分气急败坏:
“你,你是不是想要气死我,然后给自己换一个后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