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总兵大营就下了数道指令。
头一件事嘛,自然是告知朝廷:和平关和金州关再次告急。
作为边城总兵收到求援急信后,他就从边城、榆林卫、偏关以及金州关抽调了数万精兵截杀胡人。
结果,不仅把来犯的胡人杀光了,还趁机把被喀什葛尔汗国占领了上百年的故土关西七卫给收复啦!
之后,是给收复故土的一干将领们请功。
现在还没有必要与朝廷撕破脸,该走的形式还得走一走。
至于朝廷收到这样的捷报是喜是怒,已经掌控了整个西北边军的赵牧云浑然不在意。
接下来的军令是,边城四万西征大军的军属以及甘明福的制图团队,三日后即将启程出发去关西七卫。
与此同时,赵牧云还给偏关、榆林卫和金州关的四万西征大军军属们,发去了调令。
在组成西征大军之前,赵牧云就和偏关、榆林卫总兵与金州关守将达成过协商:八万西征军拿下关西七卫就再不会回来。
边军在哪里不是戍边?
军属的命也由不得自己。
一入军籍,世代军户。
成年的男人上战场,妻小和老人们就在驻地开荒囤田忙!
安排完八万户军属三十几万人的去处后,就轮到了怀庆府和金州关的难民们。
不怪赵牧云等不急关西七卫再稳一些,基础建设再完善一点。
实在是西北的粮荒,不允许这么多人多停留。
据临洮府知府发来的奏报,聚居在金州关对岸的难民数量在一个月时间内已经突破了三十万人!
难民们都快把浊河的鱼吃绝了,龙尾山上的野菜和树皮啃干净了!
不敢想象。
这三十几万难民要是拧成一股绳,对临洮府府城金州发难。
那,金州的百姓还有没有活命?
移民去关西七卫就是吊在这些难民眼前的胡萝卜,临洮府知府等人安抚工作也是压力山大。
每隔几日就会遣人来信。
字里行间,句句泣血:总兵大人,卑职真的快要顶不住啦......
边城三十六号院,此时传来一阵大呼小叫。
顽童抱着他爹的大腿拼命的摇啊摇:“爹!爹!娘和大哥会不会回来接窝们呀?”
男子温和的声音响起:
“你娘不回来,爹和你大舅舅带你们一块去!你娘来信说,虽然关西七卫那地方哪哪儿都是大沙漠,但哈密城比你脑袋还大的甜瓜正是熟透了的好时候,包管让你们吃个够!”
大哥是什么鬼?他才不认!
小家伙没有听出他爹对自家大哥的忽略,听到好吃的就忍不住欢喜起来:
“哇!窝最喜欢吃甜瓜咯!圆圆,马上就可以见到娘咯,你想不想娘鸭?啊!啊!放手,妹妹你快放手,别扯窝头发......”
“哦,哦!”宝宝是稀罕你,才抓!
“啊,痛......”
左文康看着和小霸王一样,薅住自家哥哥头发就不放手,大大的猫儿眼忽闪忽闪的小闺女,嘴角忍不住弯了弯。
闺女肖母!
可怜的闺女生下来喝母乳的时间还不足四个月。
半岁大现在就以吃面糊糊和肉菜泥为主,牛奶成了辅食。
在女尊凤朝,哪家的嫡女千金不是喝母乳到两岁以上的?!
好在,再有一个月他们就能与神仙媳妇儿团聚了!
一想到此,他就咽口水。
在边城大营里制图虽然也是不能经常回家,但没有距离的焦虑。
如今远隔千里之遥,心慌得不行。
他对这个住了大半年的三十六号院,可没有半分不舍,对神仙媳妇儿所提及的茫茫大漠,也没有半丝的恐惧。
一家人,只要能生活在一起。
一点点生存环境的苦又算得了什么?
不止他一个人这么想。
罗氏也成天的絮叨,顶梁柱儿媳妇不在,家都没有个家样呢!
全家人脸上满满都是即将与家人重逢的喜悦......
第270章 考验
三天时间,眨眼已过。
十几万军属分成了三波,浩浩荡荡奔赴关西七卫。
打头的,是家有恒产或千夫长职级以上的军属们,以及他们家里的奴仆们。
这些人基本都用马车或大青骡车拉人、载物。
人数近三千。
平均每户有三到四辆车。
马和骡车脚力好,每天行程能走上一百里左右,可在一个月内抵达关西七位。
而这支队伍压轴的,是一支由西麓牧场出品的五十头成年野骆驼组成的驼队。
每头野骆驼身后拉着的车厢,比普通马车车厢要长宽都要多出两倍。
好似一个个移动的小房子。
车厢里装的,就是这三千人路上一个月嚼用的口粮。
野骆驼的速度虽然不及马车和大骡车快,但耐力是一等一的强,日行百八十里简直不要太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