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343)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阅读记录

只要昂们的西征大军拿下关西七卫,你们过去惯常侍弄庄稼的人可就有福了!

除了粮食瓜果,西域的羊和草原羊都是出了名的味美!

到时候,家家户户有吃不完的米面和羊肉,日子不晓得比你们在关内要美多少倍!

还有,朝廷现在不允许西域的胡商入关,但我们总兵大人决定拿下关西七卫后,择一卫做互市地。

你们就想想,那是多大的市场吧!”

历史背景都给摆出来了,总不能有假吧!

难民里也是有文化人的。

很快就问起了,除瓜州以外的其它六卫是个什么情景。

此外,他们对移民的相关政策也很关心。

就比如,如果不愿意入军籍的,移民过去的百姓家庭每户能给多少亩耕地或荒地。

这些地种出来的粮食,需要给驻军纳粮多少成?

又比如,商户想在市场上与胡人做交易,哪些商品是他们可以做买卖的?那些受朝廷管制的茶叶和铁锅能不能上货?

还有,要是与当地非汉族人起了冲突,驻军会不会向着他们......

一大堆的问题砸下去,差点没把负责人给问懵圈。

能回答的自然是说得清清楚楚。

不能回答的,一切解释权交予未来关西七卫的驻军负责人。

反正,边城总兵是把他们这些难民放在心上的。

对他们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

总结起来就是,驻军会对他们这些移民的生命和生存问题负责!

如此一来,怀庆府的数万难民们,对即将移民去关西七卫的接受度还算良好。

其中就有不少商人,眼巴巴的期盼着西征大军快快把那故土都给收回来......

第254章 小首领的血海深仇

西征伐胡大军,在先锋营出发的次日也集结出发了。

七万五千多人,浩浩荡荡好不威武。

唯一可惜的是,骑兵们没有可换乘的马。

再是急行军,日行百里已是极限。

田玖心急如焚,每天都在掰着指头算先锋营到了什么位置。

看得熊真直摇头。

“都是做参将的人了,怎还是这般不稳重?喀什噶尔汗国又没有在关西七卫驻军,先锋营拿下那些游牧部落还不是轻轻松松?”

田参将双拳紧握,紧张询问:

“昂才不把关西七卫的那些异族人看在眼里!熊副总兵,您说喀什噶尔汗国,何时才能收到关西七卫失守的消息?昂们能不能赶在他们发现之前到达?”

熊真摩挲着手里新得的短刃:“这得看甘将军她下城的速度有多快!还要看她愿不愿意等昂们了!”

田玖无语望天:

“昂就是怕她把驻军防守的破事交给昂们,自己带人在前面杀个痛快!您是没见过她在战场上杀疯了的模样!昂与喀什噶尔汗国的骑兵在金州关也是结下死仇的,还想着有机会去他们的地盘上好好杀一回。”

熊真:“......”

这是什么毛病,有机会躺赢还不好?

被两人念叨着的甘明兰,这时已经带着先锋营一鼓作气跑到了和平关。

再没有比和平关的守军,更渴望朝廷能重新夺回关西七卫的了!

这座以往被称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自从被喀什噶尔汗国破关后,就成为了守将们人人避之不及的存在。

现在好了。

听闻八万西征大军即将驻守关西七卫,并会移民数十万汉人在七卫屯田的确切消息后。

和平关所有人都在心里高呼,宁阳侯武威!

他们今后再不用战战兢兢,担心自己的小命朝不保夕啦!

瓜州,西出和平关的关西第一州。

此前。

这里聚居的百姓,多以东裕固族为主。

东裕固族与汉人交好,东迁至此的这一支部落更看好中原汉人朝廷。

后来汉人朝廷放弃了关西七卫的管辖权,退回了和平关。

又因为东裕固族的信仰(藏传佛教)与喀什噶尔汗国(伊斯兰教)不同,也不愿意改教。

在去年喀什噶尔汗国攻打和平关的时候,东裕固族就被当成了大战前的开胃菜。

八万铁骑无情的杀戮,使得瓜州的东裕固族十不存一。

阿剌浑撒里,就是从喀什噶尔汗国弓骑兵的弯刀中,侥幸活下来的半大小子。

刚满十二岁的他,一夜之间从部落首领家年纪最小的孙子,变成为了孤儿。

东裕固族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

他们尤其擅长养殖羊、牛、马等家畜。

阿剌浑撒里还记得,那日他赶着羊群和马回家,见着的就是令他终生难以忘怀的灭门惨案。

房屋被一把大火烧成了灰烬。

首领祖父,阿爹阿娘和弟弟妹妹们,全都乱七八糟躺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