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哟!还是你小子脑子转得快!这可真是个好主意呢!你们可注意了,要与甘队长保持好关系!今后,她的人从昂们关口进出牧场,昂们一定要和气些!”
“百户长,昂们都知晓了!”
“......”
西北防风带上,一日比一日变化大。
不仅是边军们从瞭望台上看见了。
漠南蒙古的一些部落对这片突如其来的森林,也摸不着头脑。
经历过漠北蒙古灭族的额济纳土尔扈特部落首领,以其独特的领袖魅力,如今又勉强拉起了一支不足百人的小部落。
首领凭借着对漠南各大牧场的熟悉,带着部落的巴特尔们抓了不少黄羊等猎物果腹。
有好箭术的巴特尔们,哪怕没有家养的牲畜,在草原上也是能靠着狩猎养活整个部落的。
就在他们日常狩猎的某一天,首领不经意间往大漠的方向望了一眼。
一眼万年!
那满眼的绿,看得他以为是在梦里。
他嘴里喃喃道:“不会是蜃景吧?那片沙漠半个月前还是不毛之地的!”
眼力不错的族人也学着首领的动作,将双手搭在眼帘上,目不转睛的看了一会。
之后就是惊呼:“首领,有人!那片林子里有好多好多人!”
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森林和许多许多的人类。
哪一个拎出来,都能让他们这个小部落抖一抖。
首领大手一挥:“敌情不明,退后,退后......”
虽然他们跑得很快,但也把这个地方的异常现象记在了心上。
之后更是隔三差五的在远处观望。
每看一次,都惊讶的发现,森林变大了。
不仅在沙漠的西北方向成了林,似乎还在往北方延伸......
第232章 滑铁卢
西麓牧场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行动,正在进行中。
其热度在边城热搜榜上,连续霸榜了六日。
整个难民营,哪里还有初来乍到时的死气沉沉样?
老老少少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收工领到当天的工钱后,听着兜里的铜板的碰撞声。
那真是全世界最动听的一种声音,让人莫名有一种踏实感。
心中有成算的老人,已经开始在难民营周围的村堡打听,简单建两间土坯房要花多少钱。
消息传到大营,总兵大人大手一挥。
以二两银子价格,划给了难民们每个户籍一块宅基地。
并承诺,这个价格在三年内随时有效。
他还鼓励盖不起房的,又想离开难民营集体宿舍的,想要住舒坦些可以先在周围的村堡里租房。
就比如,离骏马山东麓最近的那个被鞑靼屠了的马家堡。
整个边城五大卫所的村堡,再没有比马家堡更便宜的房子了。
因为当天夜里除了当值的马家堡边军,军属们没留下一个活口。
当天那血流一地的惨状,令这个村堡至今没人敢住进去。
在这个村堡出生的边军们不敢回家,怕触景伤情。
祖宅不能随便卖。
但房子这东西就是怪,一旦屋子里没了人气,不过是才空了两个月,就肉眼可见的开始破败。
现在难民们只想花小钱的租房要求,简直就是给马家堡的边军送上了瞌睡后的枕头。
难民们一路上可以说就是从死人堆里走出来的,死过人的村堡怕什么?
上了年纪的想的很明白,谁都有那么一天!
年纪小更是不知道害怕的!
租赁双方,一拍即合。
难民们美滋滋:这些天挣来的铜板,都够租两间屋子一整年的!
难民营散伙的速度,比赵牧云等人想象的快得多。
他们对甘队长雇佣难民们植树的行为,赞不绝口!
之前还有些将领对那一批草原羊平价卖了后的银钱,犯了眼红病。
这回见到人家光雇人种树就花了几千两银子,真是半个字都说不出来。
怎一个服气了得!
最高兴的当属军需官们。
他们每日看着粮库就直发愁。
没奈何,现存的粮食是真的不够吃!
也不知道,那些去大草原上抓兔子的右卫营怎么样了?
被军需官惦记的抓兔行动的负责人,他也愁得不要不要的。
初进草原的前几天。
他们是颗粒无收。
不是看不到兔子。
而是兔子满草原的蹦跶,他们带去的捕猎网根本抓不住。
想抓活的自然也不能用箭射杀。
最后不得已,只能用上了掏兔子洞这一招。
野兔子们真就给这帮大头兵上了一堂名为,狡兔三窟的现场教学课。
且还是异常复杂,没有规律可寻的那一种。
掏了好几天。
好不容易才开了张!
大头兵们在围捕的过程中,却遭到了野兔的强烈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