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274)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阅读记录

可以平价卖上一万多头给这次受损严重的军户们。

怀孕的母羊留在牧场里生小羊羔。

剩下的商品羊就留给娘家的羊肉汤馆。

草原牛数量不多,也可以继续留在牧场里发展壮大......

一直监视着鞑靼大本营动静的哨兵们,很快就给各大卫所以及边城传回了消息。

天亮后的边城,家家都还是关门闭户的。

男丁不在家,留守的老人和妇人是不敢出门。

昨夜一夜未眠,心惊胆战。

现在也不知道外头是个什么情景。

七八岁的小孩子们,正是好奇心最旺盛的时候。

家里越不让干的事,他们就越想干。

天亮后,一个个都溜出了家门。

大街上空荡荡的没有人行走。

有那脑子比较灵活的,就往西边的镇远门跑去。

没想到,和他们有同样想法的半大孩子还挺多。

人群中,已经有得了消息的小家伙们在高声嚷嚷着:

“鞑靼昨晚真的杀进了长城内。”

“他们还屠杀了马家堡,共计一千六百五十七个无辜的老弱妇孺。”

值守的边军眼里满是红血丝,眼睛肿肿的,提起鞑靼的先遣部队就咬牙切齿:

“知道甚是屠村不?他们连三个月大的娃娃都没有放过!”

小孩子们捏着拳头,同仇敌忾:“鞑靼不是人,昂们要出城杀鞑靼!”

值守边军吸了吸鼻子:

“哪轮到你们这些臭小子上战场!昨天夜里跑进来的那两万多鞑靼全都被砍杀了。现在大伙儿正在村堡里抓那些漏网之鱼和清扫战场。”

好消息,冲破防线的鞑靼大军被截杀了!

更好的消息是,鞑靼大军拔营撤兵了!

这可真是比过大年还令人高兴的事。

镇远门门口的气氛顿时就欢快了起来,城门大开。

小孩子们随即就当起了传话筒,在边城的大街小巷里边跑边欢快的喊着:

“可以出来咯,鞑靼全被杀光了!”

“鞑靼大本营撤军啦!昂们胜利咯!”

“......”

第202章 伤

鞑靼撤军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但,边军的伤亡也是不小的。

到了下午数据才粗略统计了出来。

壮烈了的边军、参战的军属以及流放犯等,共计七千人出头,轻伤重伤加一块也有八千多。

壮烈了的要辨认出姓氏名谁,并给家属送回去入殓。

但凡还有一口气在的,全要送去抢救。

对所有的边军汉子而言,伤了、残了都不可怕,只要留条命在家里人都会谢天谢地的。

目前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军营里的大部分军医都被赵总兵带去了西京城剿贼。

不到十个军医怎么能收治八千多个伤员?

愁得熊副总兵直接下令,让边城唯二两家六个坐镇大夫关门为伤兵出诊。

并派人去怀庆府抓大夫抓药。

边城五卫现在是,缺大夫、缺护理、缺伤药,真是什么都缺!

总体来说,百姓们的心情还是松快的。

他们数代人生活在这里。

近几十年,如此大规模且打赢了的胜仗真是不多见。

这些老西北人,远比甘明兰更清楚这一场胜仗对鞑靼的威慑力。

他们甚至都有了想要大肆庆贺的心情。

边军们杀得鞑靼屁滚尿流的故事,上午就出来了好多个版本。

被关了一上午的小孩子们,蹦跶得也是特别欢快。

肥仔带着他大哥(阿土大王)和街坊孩子们,跑到几个城门口听故事去了......

申正(下午四点),三十六号院。

罗氏与杨氏正商量着做夜饭,就听到了院门被人从外面推开来。

罗氏还以为是儿媳妇回来了,连忙从灶房里迎了出来。

结果就看到了被亲家公和亲家侄子用担架抬着,趴在上面一动不动和血葫芦没两样的儿子。

她吓得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双眼发直,颤声问:“亲......亲家,康......康儿他......”

问出这一句话,已经耗尽了罗氏全身的力气。

甘洪真和小儿子放下担架,抹了抹头上的汗水道:“还活着,女婿他还有气的!”

“噗通......”

“噗通......”

两声响。

罗氏和杨氏两人前后动作一致,都是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罗氏怕儿子丢了命。

杨氏也怕自家闺女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

当娘的心都是一样的。

看到两人被吓得脸色发白,甘明寿连忙解释道:

“亲家婶婶,娘,昨夜我和爹都赶去丁镇堡杀鞑靼。我们守着的关口离丁镇堡有些远,到的时候已经快结束了。

待到清扫战场时,爹就发现了姐夫被埋在几个死去的鞑靼身下。他身上有好几处刀口,应该是失血过多才昏迷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