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159)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阅读记录

“头儿,反正给我们的抵达日期还有一个多月,咱也不急着赶这八百来里路了!不若就在金州关停留几日歇歇脚,再一鼓作气到边城吧?”

黄姓头目从鼻子里重重的哼了几声,笑骂道:

“我还不知晓你们几个,一个个都钻钱眼里去了,不就是对那些胡商贩卖的商品入了心么!”

“嘻嘻!头儿,剩下的公款真不够回程用!带些西域特色回大名府赚点差价也多少能补贴一些呢。”

“咱也不着急下手,先在市场上多转转打听明白哪些东西在西京城最畅销,等回程的时候直接拿货走人。”

“......”

九成九的押解官差,几乎都起了挣钱的心思。

也因离目的地比较近,两个头目最近心态比较放松。

两人商议后索性就给众人放了三日假,让大家痛快的逛起来了金州关来。

金州驿站,作为通往西域丝绸之路的一个大型驿站,它的位置在西关城,也在河东通往河西的粮道和兵员道上。

该驿站除了驿丞,还配有75匹马,马伕(负责驿站马匹管理和运输的专业人员)45人。

也算是他们这一路走来,住过前三规模的驿站了。

金州关的卫所就在驿站隔壁......

一个月前。

邶国在西域最强的敌人喀什噶尔汗国,因其商人带回了一个关于邶国内乱重要的消息,正在准备一场圣战。

在此之前。

喀什噶尔汗国以及在数十年前,就已经吞并了关西七卫。

失去了对河西走廊辖制权后,邶国只能退回了汉长城最西的起点——和平关。

这也直接促进了喀什噶尔汗国,在河西走廊实力的日趋壮大。

关西七卫旧地的畏兀尔人大部分被迫放弃了佛教,融入了喀什噶尔汗国,改信伊斯兰。

而不愿意改教的畏兀尔人和裕固族等异族,选择了东迁到了和平关附近的邶国境内。

但野心勃勃的喀什噶尔汗国,一直没有放弃对邶国中原的觊觎。

连续吞并关西七卫也给了他们寇边的信心。

这一回,邶国国内的流民起义于喀什噶尔汗国而言,无疑就是天赐良机了!

十日之内。

他们的汗王以西域各区共主的名义,征了八万骑兵,并带着辎重直扑和平关而来......

这一日,午后的阳光非一般的炙热。

和平关守将例行巡视。

他在城墙上只瞭望了不过一刻钟,就看到了,戈壁滩上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喀什噶尔汗国骑兵。

从发现他们到他们靠近邶国境内,不过转瞬间。

这些穆斯林化的喀什噶尔汗国骑兵以弓骑兵为主。

他们的装备有弓箭、长矛、火绳枪、马刀等武器。

和平关守将顿觉手脚发麻。

劲敌当前!

他迅速传令点燃了和平关的烽火台,并吹响了敌袭的号角声。

和平关即刻进入到了战备状。

但那些搬到邶国境附近,住在和平关外的畏兀尔人、裕固族人可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对上身着精良的铠甲与马匹的喀什噶尔汗国骑兵,跑是来不及的。

这些骑兵直接焚烧了民宅。

此外,他们还纵马毁坏牧场,抢劫财物。

对于手无寸铁的平民,或直接砍杀,或将其当成箭靶虐杀。

不多时,八万敌军兵临和平关关口。

和平关不是一道简单的关口。

它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

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

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

邶国建国两百七十多年来,和平关从未被攻破过。

有着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

此时此景,和平关的守将随即下令,朝着这些喀什噶尔汗国骑兵直接开炮。

“轰隆隆......”

“轰隆隆......”

骑兵顿时被炸得人仰马翻,鲜血淋漓。

和平关关隘的大炮发出了怒吼。

第117章 全城备战

怒吼声从未时(下午1:00)持续到戌正(晚上08:00)。

大炮的杀伤力也不是弓骑兵能抗衡的。

四个时辰不到,就炸死了敌军一万多人。

这样的战果本该大快人心。

又回到了净军之前遇到过的老问题。

邶国的火器,在降温工艺上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不仅火铳容易炸膛。

大炮在开火的过程中,升温得更快。

而且火炮炮管炸膛的威力比火铳大得多。

不仅炮手被炸死,甚至炮楼或炮台都被炸飞了。

喀什噶尔汗国骑兵趁机开始爬墙。

于此同时,城门外的骑兵还用弓箭和火绳枪,对守军予以回击。

双方奋战到半夜。

喀什噶尔汗国骑兵踏着同袍们的尸体,终于翻过了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