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158)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阅读记录

怀孕后期,小老二胎动得异常频繁。

小家伙就跟得了多动症一样。

时不时就在娘胎里练练手脚。

甘明兰不但每日要耗费大量的异能与之互动,还因胎儿的快速生长,身体也需要补充更多的营养物质。

每日徒步五十多里,再加上异能输送,饥饿就成了一种常态。

白日里,她只能拿神木精华液当水喝。

只能等到夜晚,找机会去空间里加餐。

空间里的蚕蛹、马肉、野兔、野猪肉、野山羊等都不缺。

她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想花样。

基本都是把肉往高压锅里一放,锅里铺上大量的狗米草根和一点点盐。

等肉出锅后夹着白吉馍吃。

就这么原汁原味的肉配馍,她一次能啃上五个。

蔬菜只有荠菜。

反正她只能保证每日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曾经她的大学室友们结婚后分享过的,孕期那些四肢浮肿、便秘、腿抽筋、腰酸痛、乏力等现象,她都没有。

她归纳为,古人不矫情和自己的木系异能加持。

总之,一切都比较顺遂。

只有阿土大王天天看着主人肚子上的肉包鼓来鼓去,就是不出来。

急得不行不行的。

在甘明兰给它解释,人类怀孕周期长达十个月后。

公鼠阿土大王破防了:

“吱吱,你们人类至今还没有灭绝真是神奇,生一个崽子居然要耗时十个月!”

要知道,它从山神庙带走的那一帮山耗子。

已经从三十六只发展到两百多只了。

人家母耗子一个多月就能生一窝!

一窝六到十只!

母耗子们还说,它们如今跟着大王过上了不缺吃喝的好日子,一年让它们生个十窝八窝都不是问题!

瞧瞧它们鼠界,哪像人类生崽这么费时费力哦!

用时那么久,一窝才生一个!

听到阿土大王拿山耗子下崽和自己比,甘明兰拎着它的尾巴荡秋千:

“一窝生那么多干啥?那些小耗子才活几个月?我肚子里的这一个,不出意外的话,能活个百八十年呢!”

阿土大王被荡得晕乎乎,四肢在空中做划水状,嘴上却不肯认输:

“唧唧,百八十年,都够本大王的鼠小弟们生一出一支百万大军了!”

一人一鼠为下一代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争论不休。

最后阿土大王迫于主人的武力压迫。

被迫承认,还是一胎只生一个的人类幼崽更宝贵......

第116章 风起和平关

就在这种风平浪静中。

流放队伍历经小两个月时间,过临洮府抵达了金州关。

金州关与临洮府府城金州隔浊河相望。

金州关史建于西汉时间,后又经历朝历代的重建,已经变成了一座结构复杂,防御齐全,气势恢宏的津关。

东西关城与中间关城并称为金州三关。

三关城内街道纵横交错。

衙署、兵营、店铺、寺观、书院、民居分布有序。

街道上店铺林立,百业荟萃!

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热闹不凡。

胡商沿街摆摊,争相向来往的路人推销着从西域带来的各种土特产。

各险要之处,皆有筑墩建堡。

才从临洮府府城过来,众人一时间却被三关城的繁华迷了眼。

情不自禁的赞叹:“东西京城也就这般了吧!”

金州关驿站的驿丞,很是自豪的给众官差介绍道:

“我们金州关,是西域各国进入陇西的第一个关口,素有西北咽喉之称。

出西关城,可以经略整个西域。守住东关城的浊河渡口,就能够确保临洮府,甚至整个关中平原的安全。

太祖建国之后,就在浊河渡上,用二十四艘大船架起了浮桥供百姓通行。

西域各国的胡商由和平关进入中原,很大一部分就在咱们金州三关就近完成交易后就返回了。

只有少部分胡商经过东城关渡河后,由关陇深入内地直

至西京城。

故而,我们金城三关不仅是军事重镇还是一个边贸市场,从西域来的胡商很多,来此采购货物的关中商人也不少......”

土生土长的金州人驿丞,因常年接待各路官员以及西域胡商很有一番见识,介绍起来金州关自信且周到。

众官差都听得津津有味。

各种赞叹金州关的交通便利与富足。

也趁机与驿站打听明白了。

金州关就是一个十字路口,西可走河西,北则连通河套一带。

边城,就在金州关以东北方向八百里外。

以他们如今的脚速,至多二十日就能到达终点!

打听到了边城的确切位置,押解官差们最为激动:

“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咱们离开大名府半年多了,头一次如此清楚的知晓离目的地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