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商女不扶贫,反派的发达梦成空了(405)

作者:西风斜月 阅读记录

众人纷纷称是,“如今族学,咱们也不要求姝儿拿银子。”

“景元祠这边,也都是族里专门出人出资打理着。”

“姝儿成了亲,她的户籍,仍然是女户。东府的财产,仍然是她一个人的。”

“都是一个宗族,打断骨头连着筋,何至于做得如此绝情?”

事情到这个份上,文瑄也没办法,只好快马加鞭将情况跟皇上禀奏了。

周旻也没想到,本来以为很简单的一件事,居然会这么难办。

可见当初,秦姝在爹娘骤亡、亲叔逼上门时,她有多么无助。

他是皇上,只要下令文瑄带着军队,强行迁墓,秦氏族人想必也不敢硬拦。

可是这样一来,只怕会引起各世家大族的强烈反对。

从古至今,宗族的利益和荣耀,永远都大于个人得失。

就算他是皇上,也不能违背世间约定俗成的规矩。

第288章 这事儿交给我

秦姝收到消息的时候,虽早有预料,还是被秦氏族人的无耻给气到了。

她烦躁地揉了揉眉心。

阜瑥正好从火炮坊回来,见状连忙上前帮她按着眉心,笑道:“这些小事,也值得你劳心费神。”

“这事儿交给我,我这几日就回去一趟。正好我们成亲,我还没正儿八经给岳父岳母上过坟。”

他有些惆怅地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岳父岳母大人会不会怪小婿,将他们的宝贝女儿给骗到了手。”

“若是岳父岳母气不过,再将小婿从祖地给揣出来,连个头都不让磕。”

一句话将秦姝逗笑了。

阜瑥又陪着秦姝说了一会儿话,族长拒绝迁坟的烦恼,也很快被抛之脑后。

隔日阜瑥就带着人启程回了锦州。

一路快马加鞭,不到十天就回了锦州秦府。

常管事一见他,连忙招呼道:“姑爷回来了?一路辛苦。”

一边说着,一边将阜瑥等人迎了进门。

阜瑥听常管事喊自己“姑爷”,心里颇有些感慨。

还有些小激动。

曾经他在秦府住的那一个多月,可是被比他大快二十岁的莫老五喊了一个多月的“大哥”。

常管事早已经知道秦家岭的事,也猜到了阜瑥此行的目的,“姑爷是为了老爷太太的事儿回来的?”

阜瑥“嗯”了声,“常管事,我回来之前,姝儿还让我给您捎个信儿。想问问您,是打算跟我们去新城,还是留在锦州?”

常管事的儿子东顺早在秦姝将京城的店铺交给皇上的时候,就已经回了秦府。

一直在忙着处理各地店铺田产的事。

他们的卖身契,秦姝早已经还给他们。

可主家待下人宽厚,拿他们当自家亲人似的。

这样的好差事,满天下去哪里找?

再说了,就算皇恩浩荡、广施仁政,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还是照样难过。

远不如在秦府当差来得自在。

可他年纪大了,也到了荣养的时候。

他要是去了新城,就跟依老卖老赖着主家差不多。

常管事一犹豫的间隙,阜瑥就知道他的想法,连忙说道:“姝儿还说呢,以前府里的老人儿,如今刘嬷嬷做了老夫人,就只有您和春嬷嬷还在身边。”

“姝儿舍不得您,又怕您故土难离。”

常管事红了眼圈,“小人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太太到了秦家。这么多年,也早就厚颜将自己当成了秦家的一份子。”

“自然也是舍不得离开小姐。可小人,到底年纪大了……”

阜瑥笑道:“您跟春嬷嬷留在姝儿身边,姝儿才有以前在家的感觉。若是常管事肯去新城,姝儿不知道会有多高兴。”

常管事捏着袖子擦着眼泪,讷讷应了声好。

阜瑥又问了府里别的婢女仆从,愿意去新城的,就等这边的事处理完,跟着常管事一起北上。

不愿离开锦州的,就发还卖身契,每人照旧例给二十两银子的安家费。

秦府后来招的婢仆,大多都是从济善堂带回来的孤儿,自然都愿意跟着去新城。

只有厨房里烧火的婆子,一大家子都在锦州。

儿子女儿又在别的府里当差,离不了,只好不甘不愿地留了下来。

阜瑥退还了那婆子的卖身契,发放了安家银子。

并言明可以继续在府里当差,直到府里事务全部处理完再离开。

或者等那婆子找到新的差事。

这样宅心仁厚的主家,若非迫不得已,谁愿意请辞?

孙账房父母兄弟子女一大家子也在锦州。

阜瑥就将原秦府护院的孩子每年在秦氏族学的束脩、以及护院父母的养老事宜交给孙账房处理。

休整一晚后。

第二日一大早,阜瑥换了一身素服,带着一马车的祭品,以及从临北道带回的礼品回了秦氏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