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袤最大的靠山和指望、恩师魏太师一夜之间阖府被揖拿下狱。
朝中魏太师的门生牵扯进去一大半。
因为程袤远在青岩,竟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劫。
虽没被牵扯进那场毁灭性的大案之中,但程袤以后的官途,最好的结果,恐怕也只能止步于此了。
如今再见,秦姝余威犹在。
程夫人一听小厮禀报,整个人都吓麻了。
她又没那胆子去书房一探究竟,便只能躲在后院,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了。
前院书房中。
程袤让了秦姝坐在上位,自己在下首处束手而立。
秦姝看他这副恭谨的样子,心里也是感慨不已,伸手示意道:“程大人请坐下说话。”
程袤轻声应了是,欠着半个身子,虚虚坐在下首处的锦凳上。
在秦姝面前,程袤再不敢有半点轻视之心。
整个大周几乎所有人都以为:秦姝是将秦府所有财富献给晋王,才得以依附晋王,为晋王所重用。
程袤却知道不是。
因为秦姝的手段,他比谁都清楚。
前年那场官场大地震,他从中看到了秦姝的影子。
这个女人心机之深、手段之狠,他在收到恩师寄回的那张化成灰烬的假银票时,就已经领教过了。
已经混迹官场几十年的他,在得知真相的时候,竟生不起任何反抗之心。
只想着逃!
逃得越远越好。
只是没想到,兜兜转转,他还是落在了秦姝手下。
临北道这些年并没有节度使制约,官场已经结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空降此处的秦姝,初来乍到,一时半会恐怕打不开缺口。
如今秦姝能主动找到他,说明她在给自己一个投诚的机会。
程袤在初见秦姝的一瞬间,便迅速在心中做了个决定。
秦姝从袖袋中取出那枚小印,递给程袤,“程大人看看,可认识这枚印章?”
程袤接过来一看,脸色顿时就变了。
秦姝便知他一定认识此物,遂问道:“大人知道?”
程袤站起身,双手将小印奉还给秦姝,轻声回道:“是,此印是嵇州刺史府蔡长史的私印。”
秦姝接过小印,轻轻嗯了声。
程袤略一思忖,问道:“大人既然得到这枚私印,想必已经知道,此印当初为一小贼偷走。”
秦姝微微一笑,道:“不错。”
“如今临北道八府六十七县各官府都收到了悬赏布告。”程袤苦笑,“下官这里,也有一份。”
他起身从公文堆里翻了翻,取出一张折叠的纸,双手奉给秦姝。
秦姝没有展开看,只瞧了瞧布告折叠面上那个大大的“密”字。
第242章 养廉银
临北道所有州府乡县都收到了密告。
也就是说,这枚小印牵扯到的那件事,临北道所有官府甚至所有官员,有可能都被牵扯其中。
她若想碰,就得面对整个临北道官场的群起而攻之。
秦姝面上不显,心里却在咬牙切齿:果然皇家之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老皇帝临死,竟然还给自己挖了这么大一个坑。
还有周旻。
他在自己临行前的那封信中写道:爱卿可还记得,当初爱卿曾在锦州刺史大牢中,与秦景昌说过,府中财富尽皆交于朕。如今朕还给爱卿,以作北地诸务之资。
所以周旻从一开始,便知道秦姝所说和所做的一切。
他却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冷眼看着自己在他面前演戏。
临北道的事,秦姝不相信周旻会毫不知情。
朝堂上的官员,也不一定不知情。
他们却合伙演出那样一场戏,哄着自己欢欢喜喜来给他们收拾残局?
哦对,银子还要自己出。
呸!
他们只怕打错了算盘!
她一路挣扎着走到现在,既不是为了给别人卖命,也不是为了受人制约。
临北道,如今是她的地盘。
以后,也只能是她的天下!
秦姝轻轻拈着那枚小章:如此说来,那马来的身份,便有些可疑了。
她问程袤,“程大人可知此印的用处?”
程袤苦笑,“下官不知。只是,下官自来到青岩县,每年除了朝廷发放的俸禄,还有来自临北道节度府的养廉银。”
吃人嘴浅、拿人手短。
拿了别人的银子,就得听人吩咐。
这船,你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
秦姝问道:“养廉银?”
“是。据随州刺史许元庭说,是因为临北道地处北关,官府清寒。若官员只拿俸禄,恐难以维持生计。”
“这部分养廉银,是节度府产业所得,为补贴临北道各州府乡县官员生计。”
秦姝轻笑一声:这贿赂给的,颇得人心啊!